王熙凤是大观园里的孙悟空
2016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瑞芳
  我相信,曹雪芹心中有个孙悟空,这还影响到他创造王熙凤。凤姐和孙猴的性格基调甚至语言特点极其相似。
  孙悟空是灵霄宝殿的齐天大圣,神魔界踢天弄井;王熙凤是大观园的齐天大圣,闺阁界踢天弄井。孙悟空把神佛世界搅得昏天黑地,竖起“齐天大圣”旗帜;凤姐把男性世界搅得黑地昏天,立起“管家凤奶奶”旗帜。孙悟空用定海神针金箍棒打遍天上地下,打出神猴的威风;凤姐用精神金箍棒打遍宁荣二府,打出“凤辣子”威风。
  曹雪芹写凤姐时,好像有意透露出她跟孙悟空有关联。贾母喜欢叫凤姐“猴儿”。第二十二回凤姐说贾母蠲资给薛宝钗做生日的二十两银子是“勒掯”她。贾母感叹:“我也算会说的,怎么说不过这猴儿?”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凤姐与张道士开玩笑,贾母说:“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地狱?”第三十八回,凤姐拿贾母少年时受伤开涮,说贾母头上的坑跟寿星老一样,寿星脑门上本也有个坑,因万福万寿盛满了,倒凸高出些来。众人笑软,贾母说:“这猴儿惯得了不得了!”
  贾母最喜欢看的戏是《西游记》,在贾母印象中,凤姐是像孙悟空一样活泼可爱的“猴儿”。“猴儿”的主要特点是爱说会说、嘴尖舌快,自诩会说的贾母也不及她,恨不得要撕她的油嘴。贾母当众讲过一个笑话,调侃凤姐“吃了猴尿”嘴巧。
  我发现,凤姐跟孙悟空在八个方面极其相似:一曰好大喜功;二曰好戴高帽;三曰心高气傲;四曰冒险好动;五曰聪慧好奇;六曰没上没下;七曰口若悬河;八曰善于谐谑。
  这八个方面都可以从两部小说找到互相对照的具体例证。王熙凤和孙悟空最相似的是:生命力强悍、创造力丰富,总不停地琢磨事,总想做点儿分外的事、新奇的事、好玩的事、过去没做过的事,都有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孙悟空喜欢揽事,好卖弄能力。跟妖精斗,多么艰难?他却说是“捉个妖精耍子”。孙悟空最喜欢管闲事。西天取经路上,有不少磨难根本是他显能揽事找来的。
  凤姐不会七十二变,但是她的好动、好奇、好胜、好揽事、好显能,跟孙猴子如出一辙。比如:“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凤姐居然抢船娘的“买卖”,亲自撑船,贵族少奶奶撑船,岂不太离谱?“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时,凤姐毛遂自荐起头,不识字偏要写诗,岂不太离奇?贾府庆祝元宵节时,凤姐到大观园亲自放炮仗。撑船、写诗、放炮仗,都是生活琐事,但都表现出凤姐不同寻常脂粉的“猴性”。
  凤姐跟孙悟空还有个突出的共同点:都擅长说似乎犯上作乱的谐语。孙悟空跟天界、神界主宰打交道,常信口开河,说不合规矩不靠谱的话。仔细想想,孙悟空通过没上没下没尊没卑的话,既达到取乐目的,又叫天界主宰“为我所用”。当面叫玉帝“老官儿”,调侃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孙悟空都是为了让他们帮助自己完成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任务。  
  凤姐也擅长在至高无上的贾母跟前说似乎是犯上作乱的话,仔细思考,无一不是似抑实扬、锦上添花,达到老祖宗为我所用的目的。这一点,凤姐跟被招安的孙悟空非常相似。凤姐语气之诙谐、措词之巧妙,也时刻显示出“比猴还精”的特点。
  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凤姐亦然。凤姐跳不出的“如来佛手心”是什么?是“树倒猢狲散”,贾府必然灭亡的命运。
  孙悟空曾被压在五行山下,但是他荣幸地遇到取经僧,从此开始了新生活,虽然头上不得不戴着观音菩萨“陷害”他的金箍。凤姐的“五行山”,是贾府“忽喇喇似大厦倾”,她给压到“五行山”下,已盼不来“取经僧”,只能眼睁睁等待毁灭。何况,凤姐给压到“五行山”下之前,头上已戴了金箍。凤姐的金箍是由封建宗法制决定的。这金箍就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念紧箍咒的,有时是最宠爱她的贾母。
  孙悟空跟随唐僧,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最后取得真经,他头上的金箍,随着他成为“斗战胜佛”,自然消失。
  王熙凤跟随贾母,兢兢业业,机关算尽,随着“盛筵必散”,她头上的金箍越念越紧、越紧越念,新仇旧恨一齐找,新账老账一齐算。凤姐内外交困,心劳力拙,最终要了她的小命。
  说曹雪芹写王熙凤时心中装个孙悟空,有没有几分道理?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