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炼成的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宋修博和父亲
  吕承霖和母亲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颗饱满的种子,生出累累硕果,生于什么样的土壤很重要。关注学霸们如何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妨听听“别人家的父母”怎么说。
“孩子学习,我们陪着看书”
  在家庭教育上,许多父母想“求招儿”,其实,好孩子真的不是靠父母的“招数”,环境和习惯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总结起来:一是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很幸运,碰上了好学校、好老师。在家中,孩子学习时,我们也陪着看看书,环境安静,孩子安心。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为主,紧跟老师节奏。孩子从小学开始基本做到课堂知识当堂领会,老师的评价就是“课堂精力高度集中,领悟能力强”。三是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孩子有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学习,兴趣广泛,小学、初中时课余时间喜欢读各类儿童读物,如《我们爱科学》、《小哥白尼军事》等。
  我小时候父母工作紧张,家庭气氛比较严肃,所以我一直努力给孩子创造轻松的家庭气氛。大事讲原则,小事商量着办,一般不强迫孩子,观点不同时以说服为主,实在讲不通就放一放,教育孩子不急躁,所以孩子也比较有主见,也敢于说自己的观点。
  初中时孩子想学农业,目标是中国农业大学,高中有一段时间喜欢航天,目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我们都支持。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们也只是提了一些建议,最终他选择清华大学建筑专业,这都是孩子自己的决定。年轻人想法多,理想也随着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在变化,孩子一些正常的想法我们都支持,所以他一直感觉是在为自己学习。
  高三时学习压力大,由于成绩波动,他情绪也不稳定。孩子当时住校,我一般会通过简短的短信,聊点学习以外的事情,一来分散学习压力,也随时掌握他在校的思想情况,也给他写过几封长信,主要就是讲一些开心的经历,对未来的期待,尽量化解他的压力。
  小学时上过英语班,也就是为了让他多和其他孩子交流。因为我感觉孩子当时性格偏内向,高中时因为要参加学科竞赛,上过三次辅导班。其他辅导班一概没上,他本身很抵触这些课余辅导。假期,他比较爱玩、看书,在家真算个用功的孩子。小学练过乒乓球、跆拳道,也就是玩玩,一般他不喜欢我也不逼他。
  如果是有建议,我觉得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别着急,这样才会有后劲。小学让他轻松愉快地学习,感觉学习有意思,但跟孩子平等交流,逐渐培养思想上的成熟。中学别偏科、别掉队,有个大的目标,有努力的方向,也不用太激他,高中才有后劲。
“报再多的辅导班,没有兴趣等于零”
  孩子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对他的信任,特别是高中班主任毕老师,从高一坚信他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清华,相信他具备实力,让我们配合。他在学习之路的每段时期,都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这是莫大的幸运。再就是,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上课听讲认真,他每次考试都能及时总结得与失,遇到问题及时和老师沟通解决,避免问题复杂化。每次假期都是查漏补缺的好时候,把本学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及时补上。进入高三后,每次考试他都能把心态放正,心态好,成绩自然也上来了。
  我给他报过英语辅导班,因为我认为男孩子语言方面先天不足,怕他英语瘸腿,没想到他在这方面一点也不差。
  我们家遇到事情都是各抒己见,非常民主,特别是我和孩子非常亲,我从小都是非常尊重他的意见,现在他独立性很强,自己的事情处理得非常好,高考的学校和志愿都是他自己决定的。
  在初升高的考试时,孩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我和他爸都感到不满意,但是我们的不满没有表露出来。我只是问他,能接受吗?他问我,妈妈,你不能接受吗?我说,你能接受我就能接受。我们没有过多地批评他,帮助他及时找到考试失利原因——过于自信和自满,要求他改正,他也做到了。
  现在许多父母暑假给孩子选择多样的培训班,但孩子没有兴趣,等于零。没有兴趣就不爱学,不爱听。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孩子累,家长更累,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