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美 笔墨寄情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走进李方玉花鸟画世界
李方玉
  196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1974年深造于中国美院国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馆专职画家,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常务院长,山东省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委员,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理事。

  ◤争春 李方玉
  李方玉的画作题材极广,以竹闻名,却也能将兰草、紫藤、葡萄、鲶鱼、鸭鹅等林林总总的花鸟种类全都演绎的精彩,若抛开其花鸟创作来看,他的人物画作为他初涉画坛时选择的画种,也能体现其创作功力,除此之外,他还写了几十年的书法,书法功底了得,不禁感慨,这是怎样的一位“全能”艺术家?
  李方玉自幼便表现出极强的绘画天赋,家乡的山山水水、花草牛羊就仿佛“种”在他的心中,成为他几十年绘画创作道路上取之不竭的艺术素材。李方玉以竹画闻名于花鸟画坛,但他笔下的鸭鹅却也栩栩如生,步履蹒跚着从画面中向你走来;他笔下的紫藤,以书法用笔勾画盘旋的藤蔓,轻盈中却增添一笔厚重;他笔下的兰花高雅恬静,寥寥数笔却尽显文人的文气与雅致......每一笔的精彩表达都蕴藏着李方玉几十年如一日的探索与深研。
  1974年,李方玉进入浙江美院国画系学习,得到了舒传熹、周沧米、李震坚、吴茀之、诸乐三等名家的引导、传授,让他的绘画技艺日臻成熟。如果说李方玉在浙江美院求学之路让他开了眼界,那么博物馆的工作则让他在旁征博引中受益匪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李方玉调到山东省博物馆工作,这里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精品,以及数以万计的古书画和大量古图书珍本、孤本,李方玉如鱼得水,畅游于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等历代名家典籍之中,潜心钻研各种古籍资料,他师承白石老人,又取八大山人、吴昌硕之笔墨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朴厚、清新、雅致的艺术风格。与此同时,李方玉还对传统绘画和历代画论进行了有序整理和系统研究,将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有效结合,使得艺术创作有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说起“李牛”这个名字,李方玉说,以前家里生活条件差,在他出生前,家里买了头牛,被视为一宝,等他出生便成了“二牛”,也算寄托着家人对生活的一份期寄。而李方玉在艺术道路上也不负其名,如牛一般勤恳苦学,踏实为艺,值得每一位艺术后辈学习。    (刘莹莹)

  ◤雀石图 李方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