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被删,紧日子还得过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3日,发改委网站刊发《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文章,提到“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市场人士奔走相告;但到了3日下午,上述字句已被删除,大家心里又一沉。
  其实,原本就不该激动。文章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撰写的,并非是一份已经正式出台、生效的文件,只是发改委政研室一份储备性的、前瞻性的研究报告。研究室的职能是“研究”,当然可以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有一定自由度。但文章刊发后,旋即删除“降准降息”的字眼,足见这一问题的敏感度。迅速删除也明白无误地表明了决策层的立场:在可预见的未来,降准降息想都别想。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为什么要提出择机降准降息的建议?这可能与他们经常接触各种来自一线的材料和报告,对当前实体经济所处的困境有较深的感触有关。
  8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重回枯荣线以下。其中,比较重要的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高耗能行业PMI为47.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行。PMI的结构性特征反映了经济在触底之后,缺乏反弹的动力,而悲观预期加大了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经济尚未见到可靠的回稳迹象,并且存在三大不利因素。首先,民间增速投资下滑过快是心腹大患,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虽然国务院采取了各种措施督导检查,但实质性的回暖尚未见到。
  其次,油价下降的因素不能不考虑。纽商所原油由6月初的约52美元,下跌到目前的40美元,跌幅20%。油价一跌,将带动炼油、化工等行业一大片企业产品售价下跌。预计8月份的PMI可能还会比较难看。
  第三,从出口看,美国经济并不如预期的那么强劲;而英国退欧公投已经影响到国际资本对于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忧;此外,日本经济仍持续低迷,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经济衰退之中。综合来看,全球经济的疲软也将影响到中国出口的外部需求,降低出口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总之,面对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以及缺乏显而易见的回稳信号,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提出了择机降准降息的建议。虽然间接被否,但反映了业界比较普遍的担忧和期盼情绪。
  从官方给出的信号看,今年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的撰文中,首次提出了“L型走势”和“房地产泡沫”,并且并且强调“L型走势”不会仅仅持续一两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业内人士解读为继续从紧信号。政策意图的核心词始终是“倒逼”,没有丝毫放松。
  离10月份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除非这两个月内PMI、GDP和民间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大幅恶化,降准降息尚有讨论的余地;否则,就别指望政策会有很大的松动——既然要求大家过紧日子,就不太会听到一两声“惨叫”后,就急于改弦更张。   
      (来源:经济导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