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来青,推科教文医四大创新
落户西海岸的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将建设启动区、拓展区、医疗区
2016年09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理事长葛均波正在介绍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的筹备情况。
   文/片 本报记者 李珍梅 实习生 任鹏鸿
  19日上午,复旦大学举行青岛研究院筹建进展情况媒体通气会。8月25日,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已经正式登记设立。研究院将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与青岛共建科教融合的应用型科技产业园区,共建高水平医疗健康合作平台。
复旦青岛研究院正式登记设立
  在19日举行的通气会上,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理事长葛均波介绍了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的筹备情况。据了解,前期研究院已经完成了组织框架的工作,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研究院的最高领导机构,小组实行双主任制,由复旦大学校长和青岛市市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理事会,作为研究院的管理机构,实行双理事长制,由青岛西海岸新区书记和复旦大学副校长葛均波担任。理事会成员由复旦大学和青岛市双方人员组成,研究院院长由复旦大学副校长张志勇来担任。
  通气会现场,葛均波还介绍了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的组建历程。据了解,自2015年的12月到2016年的7月,半年的时间里,复旦大学与青岛市进行了数十次的回访、考察与协商。双方最终就教育、科技、医疗和人文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今年7月21日,青岛市政府、复旦大学、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正式签订了“共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的协议。8月25日,经青岛市政府批准,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正式登记设立,成为复旦大学在青岛市注册设立的事业单位法人。
三方共同打造科教文医融合院区
  按照协议,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作为集研究生教育及高水平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等为一体的综合实体机构,将采取“政府支持、依托大学、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的机制建设运营,统筹共建三方在教育、科技、医疗、智库、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推进创业型教学基地与创新型科技园区的融合建设,旨在打造复旦大学在中国北方重要的科教融合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服务于青岛以及国家的相关战略建设。
  下一步,复旦大学将集全校优势、举全校之力,与青岛市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府共同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教文医融合院区。按照科创文创“双轮驱动”,教改科改“双向突破”,机制体制“双重创新”的发展思路,形成教育、科研及科技产业化的新力量,为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提供新的结构性增量,强力推动青岛市建设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青岛研究院分为三个区域建设
  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政府、大学、企业、教授”四方力量,推进实施教育创新计划、科技创新计划、文化创新计划和医疗创新计划等四大创新发展计划,重点推动五大工作任务:一是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二是共建科教融合的应用型科技产业园区;三是共建高水平医疗健康合作平台;四是共建海洋发展与环渤海区域发展智库;五是共建文化创新中心。
  19日的通气会还公布了青岛研究院具体的选址情况。据了解,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选址包括启动区、拓展区、医疗区三大区域,由三方共同引进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设。其中启动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路699号,是复旦大学在青岛市的研究生教育与高水平科研基地,开展研究生教育以及高等人才培养,建设一流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以及产业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
  拓展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区域,用于科教融合区建设,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开展多层次学历教育,包括以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本科教育,建设应用科技产业园和创新创业型的教育基地,建设体育中心、艺术中心、国际学术教育中心、博物馆等教育配套,以及建设专家公寓、人才公寓、行政公寓、教职工生活区及国际学校、商业设施等生活配套。
  医疗区位于青岛西海岸区唐岛湾医疗合作区,为医教融合区,用于建设国际健康医疗中心和医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复旦大学将与青岛市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合作,在青岛市共建高水平的医疗健康合作平台,开展远程医疗咨询及会诊、危重病人转诊等方面的合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