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政策性农业
保险已发挥作用
纵观全省,今年以来,我省十余县都遭遇了冰雹的袭击,许多农作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传统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非常大,特别是对于气象灾害,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控措施,像冰雹这样的自然灾害,即便是有提前预报,由于时间非常短,也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损失。
在发达国家成熟的农业市场中,运用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风险提高保障选择,成为保护生产者利益,确保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国在2006年开始再次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通过保费的政策性补贴很快在全国推开了这一险种。我市是自2008年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先期承保品种虽然只有小麦、玉米和棉花,但也对我市广大农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8年来,参与保险的公司共支付赔款达3.38亿元。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经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成功实现了财政资金投入的放大效应。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已增加到12种
由于我市农作物品种众多,除了小麦、玉米及棉花等大众农作物以外,还有许多特色农产品,因此2014年我市根据省政府有关通知的要求,新增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9个,分别是花生保险、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保险、公益林、商品林(仅指用材林)保险、日光温室、苹果和桃保险,使我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增加到了12个,同时规定有条件的县(区)可根据情况自行自主开展其他特色险种试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模式。
但是这些保险产品并未能真正的开展起来,截止2015年底,我市农业保险全部保费收入8746万元,其中原有的小麦、玉米和棉花三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560万元,占了整个农业保险的97.87%, 而新增加的9种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只开展了能繁母猪和育肥猪这二种,保费收入49万元,占整个农业保费收入的0.005%。
提高投保意识
发展特色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业灾害损失、创造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的一项新制度。同时通过财政补贴保费的方式,也是国家实施的又一项惠农政策。2015年我市农业保险8746万元的保费收入中,中央及省财政共计补贴5280万元,市及县财政共补贴1567万元,广大农户实际负担不到2000万元。但是即便是这样,2015年我市农业保险的投保率除沾化在90%左右外,其他县区的投保率基本在60%左右。部分纯商业性的农业保险产品投保率就更低了。
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不很成熟,本身社会公众的投保意识就不高,而农民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保险意识更是非常薄弱,政策性农业保险也有些人不接受,商业保险更是不被大家认可。此外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宣传不足,使农户对特色农业保险缺乏必要的、足够的了解。部分农户存在极强的侥幸心理,认为购买保险是加重负担,交了保费如果没有遇到灾害,反而增加不必要的支出,甚至存在当年不出险,保险公司应该退回部分保费或者应在其他方面予以补贴这种非常缺乏常识和错误的想法。
2015年出台的《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鲁政发〔2015〕9号文件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滨政发〔2015〕21号)文件在第一条就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力争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保险覆盖率达到种植面积的90%以上。同时鼓励保险机构开发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产品险种,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提高保险保障和服务水平,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推动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目前我市开展农业保险的人保财险、中华联合、安华农险和泰山财险等公司已将沾化冬枣、阳信鸭梨、邹平山药、博兴白对虾等特色农产品保险业的开发列入山东省保险业星火创新项目。今年,泰山财险滨州中支在沾化黄升镇开展了政策性冬枣保险,每亩保费个人负担40元,市、区财政补贴15元,今年承保工作已结束,共计承保冬枣3600余亩,保障金额达到700余万元。同时,太平财险滨州中支还推出全国首例商业冬枣冰雹保险,为下洼镇永丰村30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3万元。
相信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的丰富,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扩大以及农民投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市的农业保险发展会越来越好,不断为我市的农业生产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使之成为我市的一项优势产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