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两套手续走私8万吨矿产
多地海关与山东海警联合破获走私案,案值约6.5亿元
2017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海关查处的这起矿产走私案,案值约6.5亿元。
     本报5月3日讯(记者 潘旭业) 办理两套船舶手续,将国内硅铁等资源性矿产品装船行驶至外海水域后,涂改船名走私。日前,青岛海关联合多地海关与山东海警摧毁一个海上绕关走私出口硅铁等资源性矿产品团伙,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该案涉案硅铁8万余吨,案值约6.5亿元。
  今年1月,青岛、大连海关联合山东海警分析一起走私线索时发现,某团伙有海上绕关走私矿产品重大嫌疑。青岛海关缉私局联合山东海警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涉案公司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专案组兵分两路,陆上行动组由青岛、大连、石家庄海关缉私警察组成,分赴北京、天津等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案前摸排,掌握了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具体位置,随时做好抓捕准备。海上行动组由青岛海关缉私局和山东海警办案民警组成,出动海警舰艇,监控海上走私船舶动向。
  4月14日晚,专案组监控发现,涉嫌运输走私硅铁的“福顺16号”船已装货完毕,正驶向外海。专案组出动办案警力152名,海警舰艇2艘,海陆同时集中查缉,抓捕犯罪嫌疑人21名,查扣走私船舶1艘、硅铁2350吨,获取大量关键证据。
  海关缉私侦查查明,涉案团伙为牟取非法利益,为“福顺16”等数艘船舶注册国内和国际航行船舶两套手续,利用国内航行船舶手续,将国内组织的硅铁等资源性矿产品在内贸码头装货,伪报为水泥建材等并伪报国内目的港运输。船舶行驶至外海水域后,涂改船名,使用国际航行船舶手续,以假内贸方式直接将货物走私至日本、韩国等地销售牟利,而后重新变换为国内船名,折返入境。
  据悉,硅铁是以焦炭、钢屑、石英(或硅石)为原料,用电炉冶炼制成的铁硅合金,在钢工业、铸造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我国是世界硅铁的主要生产地和主要供应国。硅铁属于资源性矿产品,也是国家战略性产品,为减少硅铁生产对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我国从2005年起对硅铁出口实施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并征收出口关税。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