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垃圾分类迈出实质性一步
2017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燮
  为更好地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22日滕州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详见4月26日《齐鲁晚报》)
  垃圾分类已推行多年,早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现实情况却是叫好不叫座。尽管此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少,法规制度也频频出台,但都因缺乏现实的操作性而搁浅,市民还是处于“不会分”、“不方便分”、“分了也白分”之现状,于是缺乏参与性和主动性。加强科普宣传,改变市民投放垃圾习惯,学会垃圾分类,固然可提高垃圾,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况且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市民缺乏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就很难提高。
  滕州市采用“二元四分法”的分类方法,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布设了240型四色分类垃圾桶67个,安装垃圾分类示范牌2个,分类指示牌6个,建设公共投放点3处,购置、投入使用4辆垃圾分类收集清运车辆,确保垃圾分类从源头到终端的无缝对接。这种将废旧回收、垃圾分类回收传统行业注入创新和科技元素,使垃圾回收管理绽放新的活力,解决了市民“不会分”、“不方便分”的问题,笔者不禁为此欢欣鼓舞。
  要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笔者认为更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好的国家,都是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约束人们。在英国,如果不按规定分类处理垃圾,甚至会动用警力保障实施;在韩国,如果不按分类乱扔垃圾,初犯将被罚款5万韩元,第二次罚款10万韩元,第三次则罚款20万韩元,如此累计;在加拿大,人们在超市购买瓶装和盒装产品时,需支付约10%的垃圾处理押金,但消费者可以将自己使用完的瓶子和盒子送到指定的回收站拿回押金。将激励机制引入垃圾分类,变“要我分”为“我要分”,提高了垃圾回收效率,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垃圾回收成本及其他设备的投入,的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为垃圾分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