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今起用上三科新教材,一年级新增科学课
语文课先学识字后学拼音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市师范路小学的一年级新生领到语文课本。 本报记者 李飞 通讯员 周欣涓 摄
     新学期,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将于9月1日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投入使用。另外,科学课也将在新学期正式走进一年级课堂。新教材有什么变化?记者采访了济南多名一线教师。

  见习记者 潘世金
本报记者 李飞

【语文】
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

  从去年9月新学期开始,济南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就开始使用人教版部编新教材。“先学识字后学拼音”可以说是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最大的一个变化和亮点。
  “这是一本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好教材。”谈起语文新教材,济南市锦苑学校小学部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路秀英老师赞不绝口。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她发现这一变化让学生学起语文来更容易,也更好地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路秀英说,过去她教一年级的时候,因为学生水平和基础不同,总会有一些孩子跟不上课,很多学生都感觉到语文难学,甚至会产生入学恐惧。现在先学识字再学拼音,由于一年级新生识字基础差不多,不会让学生之间产生太多落差,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语文的学习。
  此外,新教材也减少了孩子较难理解的课文,增加了很多趣味性的儿歌,既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也便于老师授课,还在每个单元都开辟了“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板块。“学生刚入学,家长的积极性一般都很高,但家长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路秀英说,新增加的亲子阅读板块对家长如何参与孩子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小学语文古诗文有129篇,如果从课文统计来看的话,小学古诗文选篇总体占比30%左右。
【历史】
历史脉络按时间编写

  济南市初中学校去年已经开始在起始年级率先使用人教版部编教材。济南实验初中历史老师吴冬梅表示,新教材增加了很多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比如旧教材对于唐诗宋词、传统节日等内容涉及的不多,但新教材就会把这些内容作为单独的一课来呈现,学生在学习时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感。”
  据介绍,新教材历史名词的运用也更加准确。吴冬梅说,旧教材中的“民族融合”改成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这个词更加准确,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更容易理解。“之前的旧教材是按照专题进行编写的,比如侵略与反抗、近代化探索等,但新的教材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写,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掌握整体框架。”
【科学】
每周不少于一小时

  对于今年的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即将开始一场科学之旅。原来,今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将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且每周不少于一个小时,从今秋起开始实施。
  济南市新苑小学的米丰英老师说,一年级开设科学课,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她也认为,给一年级孩子上课与高年级不同,老师也要下足工夫,在课堂上以引导为主,多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做实验时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济南市燕柳小学科学课老师闫玫君说,高年级的科学课本较注重理论知识,比如物质、科学等概念,而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与学生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可以通过一些小实验、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会知识。
  此外,为了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还配备了《科学学生活动手册》,通过画画、连线、贴画等活泼有趣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