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的港片风骨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倪自放

  任达华、陈小春主演的《黑白迷宫》,监制兼编剧是王晶,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满满的套路。这几年王晶制作了许多俗套喜剧电影,虽然商业性尚可,但口碑一般。
  但电影《黑白迷宫》中,套路性的东西真的不多,反倒是近几年沉浸于俗套喜剧的王晶对经典港片的一次回归和致敬。《黑白迷宫》主要讲述了大华、阿春等在执行社团任务时,陷入社团和警方双重围剿乱局的惊险故事。片中,充斥着对社团的忠、对朋友的义、对是非的信、对爱人的爱恨交织,每个人都经受着人性的考验,试图寻找迷宫的出口,却没有人能真正走出去。
  港片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一就是1996年开启的古惑仔电影,“山鸡”陈小春就是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成名的。从某种程度上说,20多年后的《黑白迷宫》更像是青春古惑仔成长后的江湖再见,任达华、陈小春等众香港老炮儿义气相交,再战黑白江湖。
  既然是回归经典港片,回归的就是人性,而非大场面。近几年港片的阵势越来越大,《寒战》系列、《毒战》等影片,都在夸耀自己的大格局故事,奈何格局很大,情感空洞。《黑白迷宫》力求“小”一些,首先是场景,逼仄的街巷陋室,各式的餐馆,雨夜黑道的转角,让人看到熟悉的港片又回来了。其次是故事“小”,《黑白迷宫》讲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边,任达华饰演的大华告诉小弟们,“社团让你干活,你做得到就是对,做不到就是错。”那边,镜头扫过,冷酷无情的江湖中,兄弟情义更显得弥足珍贵。他们都是小人物,没有干什么大事件,但义气永存,电影最后春哥以枪拄地的镜头让人惊叹,大华最后雨中望向关公的镜头,也让人唏嘘不已。
  突出人性冲突的同时,《黑白迷宫》将枪战、爆破、警匪等正宗港式元素汇于一体,对细节严格把控,力求带来真刀真枪的观感,存有香港江湖片的风骨。另外,影片多处细节蕴藏着小心机,让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王晶。关公在上,何谓忠义?片中多次出现关公,象征着主题“忠义”二字,而任达华、陈小春最终的结局也应和了“关公”的元素。白衣渗血,是王晶的暴力美学,甚至连最后对决拍摄地选址也有讲究,破旧的香港围村,似乎代表了没落的社团,江湖的黄昏。这些,恰恰是经典港片所擅长表述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