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
我省启动“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頔
通讯员 盛夏     

  今年9月1日至9月30日,按照中国银监会统一部署,山东银监局将组织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金融知识进万家”宣传服务月活动,这是连续第五年开展的专题公益性宣传活动,旨在帮助广大社会公众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财富保障。这既是提升广大银行业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也是山东银监局及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践行为民监管、为民服务的直接体现。
  我国银行业发展迅速,银行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对投资、理财、消费等金融需求的同时,也由于银行机构与消费者之间专业知识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了不少的矛盾和纠纷。因此,开展金融知识集中宣传活动有利于社会公众不断增强对正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辨别、识别能力,有利于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更好、更安全地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服务的认识和了解,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金融服务和发展环境。同时,社会公众金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也会对银行经营行为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约束,有利于促进银行业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改进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当前,提供金融及类金融服务的机构、渠道众多,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一些以欺诈、诈骗为目的的违法犯罪活动,如电信网络诈骗、不良校园网贷、理财“飞单”等,并已导致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和财产损失。针对公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中国银监会确定今年的宣传月活动主题是“正确使用金融服务,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具体突出和加强三方面知识宣传:一是“辨识正规金融产品服务,使用‘专区双录’维护权益”,主要引导消费者在接受银行理财服务时,要主动到营业网点的理财服务专区并监督银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以最有利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二是“积极使用正规借贷服务,远离非法借贷侵害”,主要告知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非正规金融服务的风险,尤其是教育广大学生防范非法网络贷款平台的诱骗和欺诈;三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醒、提示社会公众增强个人信息尤其是银行账户信息保密意识,有效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和方式,有效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山东银监局和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本次宣传服务月活动,积极开展了针对性的筹备和准备工作。辖区银行机构专门印制60余万套的宣传折页和宣传海报,并制作了多种便民、实用的宣传小物料。活动期间,各银行机构将充分发挥营业网点的主阵地作用,在网点集中摆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短片、分发宣传物料、进行知识讲解等。同时,将积极开展网络宣传,如门户网站、手机银行、电子机具、门楣广告、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还将开展专门的送金融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商圈、进工厂、进老年大学等系列户外宣传活动,努力营造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氛围,真正让金融知识贴近寻常百姓、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期间,本报也将开辟专栏进行连续报道,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学习了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