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会”开车凭什么埋怨“路”有问题?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外地朋友开车来济南,按自己在县城的习惯鸣喇叭、不让行人、随便加塞,半天就被交警教育了一次罚了一次。晚上跟笔者吐槽自己突然不会开车了,嫌济南的行车环境规矩太多而且没有路边免费停车位,“你们平常都怎么开车的?”
  张子森             
  
  作为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他的这些行为笔者从驾校出来便会了,因为教练就是这么开的,慢慢就成了习惯。那时济南的路随便可以调头,路边免费停车,车喇叭随便你怎么摁也没人管,行人都要让着汽车,谦虚礼让一直都是齐鲁大地的传统不是吗?尽管欧美国家的礼让行人也耳濡目染过,但总觉得距离自己相当遥远。
  直到2010年去杭州出差,笔者在没有红绿灯的人行道边上让车,两边的车主动停下来,司机摆手让行。当时笔者张大了嘴通过了马路,蓦然感慨,我们可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有什么是龙的传人做不到的?从那以后,开始自学礼让行人,能用远光灯提醒就不用喇叭。尽管八年来一路小心谨慎,也架不住对日新月异的济南道路不熟而每年都有一两个违章。但主动犯错的事情在逐年递减。
  最近两年,济南在城市交通方面的细则越来越多,像禁止鸣喇叭、礼让行人、禁止路边停车等都涉及到老司机们的开车习惯,推出之初带来诸多争议甚至喧嚣尘上可以理解。杭州用处罚培养司机让行人习惯之初同样如此,但反对声音很快就没了,现在杭州的司机都以礼让行人为傲,且把他当成城市名片精心对待。
  跳出济南看济南,杭州是我们的榜样;跳出山东看济南,全国诸多省会城市都走在济南前列;跳出中国看济南,出过国的人肯定会感慨欧美司机素质高。
  在路上随便摁喇叭,备不住被喇叭声吓到的人当天心情不好,会对你破口大骂会发生口角;不主动礼让行人会让耄耋老人长时间过不了马路,还谈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路边图一己方便占了一个车道随停,后车不得不变道带来交通拥堵;而因为加塞引发的事故每天都会有……蝴蝶效应的后果有好有坏,在开车这方面,坏的习惯自然带来坏的后果。
  培养文明驾驶习惯,方是化解交通问题之道。这种习惯不仅仅在开车时要遵守,短距离出行选择不开车更值得尊重。若抱着禁止停车我买东西都不方便、不让鸣喇叭心里不爽的心态对待政策,万事只图一己方便,其眼界和心境与坐井观天有何区别?自然有人说行人不守规矩、电动车太乱,凭什么让开车的守规矩?像这种本身就是伪命题的论调,压根就不值一提:别人犯罪,你也一定要跟着去做吗?
  禁停、禁鸣、让行人、禁止加塞看起来很齐全,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大家习惯于嘱咐开车者“慢点开”,但在限速80公里的畅通大路上以40公里的时速龟行,同样是一种让人不齿的行为。该快则快,当慢则慢,遵规守矩,心平气和,方能配得上这江北唯一的山水城市,不是吗?
  外地老友酒后感慨良多: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们那里人人都这么开,守规矩反而成了傻子。笔者笑笑说如果不能用超前一点的眼光来看问题,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吃罚单只能是活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