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市财政投资6亿元推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宁8月31日讯(记者 黄广华 通讯员 陈旭 蔡霖) 近年来,市财政紧紧围绕建设文体强市的目标,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12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资近6亿元,健全公共文体服务阵地体系。
  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全市文体惠民工程建设,健全公共文体服务阵地体系。2012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资近6亿元,重点建设济宁市文化中心、市杂技城等文化设施。积极推进市、县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2014年以来,安排8917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市体育中心(“一场三馆”)、水上基地运营维护,提升场馆管理水平。每年争取上级免费开放资金2000余万元,全市文体场馆接待能力显著增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2016年,市、县累计投入超过6000万元支持乡镇文化建设,目前,全市15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58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每年安排800余万元支持开展全民健身、“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数字升级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探索开展购买市直剧场演出服务工作,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7年安排2000余万元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扶持建设农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各类体育场所等,为民办好实事。
  除此之外,还全面检查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2017年对市杂技城建设、市属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等多个重点项目开展支出绩效“回头看”,对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项目产出和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建立“花钱必问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文体公共服务水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