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连成网,看大病更方便
胶州各医疗机构已经与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十余个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方教授远程会诊。
  青岛妇儿医院妇科副主任胡友斌来院进行微创手术指导。
   本报记者 刘震 本报通讯员 隋丽君 逄晓英
  从第一家医联体成立至今,三年来,胶州市6家市直医院、14家卫生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与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十余个,近2万群众在家门口可享受全国专家会诊,胶州的医联体建设用时三年,已经连线成网。

四岁女娃得怪病,家门口看上名专家
  今年7月,胶州市中云社区居民张女士4岁的女儿莹莹(化名),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老是恶心干呕,症状持续了一个多月,除此之外孩子还经常性地做眨眼、耸肩、挤鼻子等小动作,东奔西走地看了好几家医院,钱没少花,却没弄明白具体病因。
  张女士急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听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阎兆君要到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她第一时间带着孩子来看病了。阎兆君望、闻、问、切,不仅道出了莹莹的病因,还准确诊断出莹莹需要注意的潜在生理问题,最终药到病除。

突发疾病可以网上远程会诊
  得益于胶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医联体建设,张女士女儿得的怪病最终被顺利治愈,而更多在“医联体”建设当中受益的患者则得益于现在覆盖胶州的“专家远程会诊平台”。
  今年5月,家住胶州市里岔镇的李先生突发心肌梗塞,由于病情限制不能转诊到上级医院,当地卫生院立即开启与青大附院的远程视频会诊程序,通过互联网将李先生的心电变化、生命体征等信息实时传输给青大附院远程会诊中心的心内科专家。李先生最终能顺利脱离危险,得益于胶州市建立的“专家远程会诊平台”,患者足不出镇即可享受到青岛乃至省级专家的面对面视频会诊,赢得了宝贵的诊治时间。
  “我们还与青大附院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转至青大附院的患者,优先提供科室选择、检查预约、住院安排等服务,青大附院各个科室的专家每半个月轮流到卫生院坐诊,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服务。” 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院长宋金来说,医联体网络的打造,能有效解决镇上患者得危病、急病须及时治疗的难题。

医联体今年将覆盖胶州全市医疗机构
  早在2009年,胶州市就提出了建设医联体的构想,直到2014年胶州市第一个医联体成立,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医联体的建设飞速发展,2017年,医联体建设将覆盖到胶州市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
  2014年以来,胶州市率先搭建医联体网络,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第三人民医院等先后与北京复兴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形成了以大医院为引领、县级医院为枢纽、镇办卫生院为基础的层层覆盖、三级联动、分级协作的医疗联合体网络。截至目前,胶州市6家市直医院、14家卫生院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与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10余个。近2万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大专家会诊,千余名疑难危急患者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得到及时诊治。

建医联体难度其实很大
  医联体在中国的发展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原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要积极探索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疗联合体制。医联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联合,根据病人病情的不同,进行分类双向转诊,这样便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医疗资源,让“治病”变得事半功倍。 
  但是建设医联体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成员医院没有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经济都是独立核算,各医联体成员单位自然都要争取自己的利益。甚至于,在一些失败的医联体案例中出现了少数医联体成员单位“抢病人”的行为,导致很多医联体最终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而且在政策上,医联体也遇到了阻碍,就拿医保举例,医联体成立后一些小医院的病人增多,但是医保的上限却摆在那里,医保超支,意味着多做多亏,这让很多基层医院受不了。所以,医联体的建设困难重重,成功的医联体对患者的就诊也好处多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