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崂山区美德少年  现崂山三中九年级(3)班  张作明
  台儿庄,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1938年4月8日,中国军人浴血奋战,取得了台儿庄大捷,六十军以近两万将士的生命和热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谱写了一首不怕牺牲,不怕强敌,抗击外辱的壮丽史诗。
  2017年8月3日,我与道德模范和美德少年一同参观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解说员的介绍把大家带入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战士们浴血杀敌的呼喊声就在耳边,那片惊天动地,硝烟弥漫的历史画卷在每个人心里缓缓铺展开来。接受红色教育活动,我们追寻抗战争英雄的足迹,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铭记中华民族艰苦卓越的抗战史,弘扬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洗礼。
  纪念馆内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画面、每一件物品都再现了当年惨烈的战斗场面。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双方的军事力量。中国军队很多都是残兵、伤员,没有一辆坦克、一架飞机,有些战士就连最普通的枪都没有,真是赤膊上战场,拿着大刀向鬼子砍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解说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是一个排长领着他剩下的残兵、伤员手持大刀与敌人最后一战,那位排长最后倒在了血泊中,但战士们奋勇拼搏的精神,以及无所畏惧的意志品质,在我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
  回顾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迎头痛击日军、浴血奋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过程,在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国军人以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台儿庄大捷。我的内心是愤慨、激动、感动。倭寇在我中华大地上制造的一件件惨案,我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不同派系的力量抛下矛盾就是为了一个目标,抗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瞻仰烈士和英雄的故事,敬佩之情和勇武之气油然而生。重温灾难深重的历史,让人警醒,更催人奋进,激励着我们一定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为实现共产主义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