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命题”其实是道任性题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立美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思修课期末考试放了个“大招”:一学期完了,你认不认得你的授课老师?这道“选出你本课程的授课教师”的题目,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的评分标准,让大家惊呼“答错了那可是送命”。(1月16日《华西都市报》)
  近年来,不少高校期末考试都有老师出过这样的题目,只不过很少采用“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的评分标准。
  高校期末考试出一道“送命题”,就是要看学生到底认不认识授课老师。如果学生连授课老师都不认识,很显然,没好好上课。从逻辑推理上说,这样的出题思路并没有错,是一道“态度题”,但从实际情况来说,“送命题”其实是一道任性题,本身设计得并不科学、合理。
  虽然现在大学生翘课现象比较严重,的确需要通过考试的方法予以遏制。但在现实中,没有大学生会处于全年翘课状态,不存在回答不出授课教师是谁。相反,如果学生全年都没去上过课,那么笔者以为更应该反思的是授课教师,这已经属于教学事故了。
  事实上,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不同之一就是,大学阶段主要靠学生自学,这决定了大学生有没有去上课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看学生考试能不能及格,专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如果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知识,学不到有用的东西,上课与不去上课其实一个样,对学习成绩、个人成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需要反思的是授课教师,而不单单是学生。
  高校要想通过改变考题来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那么就需要去除考前划重点、划范围这种陋习,让认真听讲的学生与翘课学生在考试上出现明显差别,倒逼学生去上课。平日里,教师要认真备课,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水平,这需要高校加大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考核力度,制定更科学的考核标准。另外,授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端正态度,不能只是要求学生认识老师,而老师不必认识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