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主创人员说“秧歌”:
是讲好中国故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2018年06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站南小学在钓鱼台国宾馆进行汇演。
  鼓子秧歌演出现场。
     据介绍,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之一,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特别是山东三大秧歌——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大秧歌,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折射出了山东人民鲜明而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与精神风貌,浓缩了千百年来齐鲁大地的习俗风尚,承载着齐鲁儿女淳厚而丰富的人文历史内涵,是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瑰宝。除山东三大秧歌外,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秧歌流派还有昌黎地秧歌、陕北秧歌和抚顺地秧歌等十多种。
  商河鼓子秧歌表演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姿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弘,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被誉为“齐鲁文化的骄傲,民间文艺的瑰宝”。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会的有关领导和艺术家盛赞鼓子秧歌是“我国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在全世界范围的民间舞中也极为少见”。当年,中国舞协副主席贾作光看了鼓子秧歌后曾激动地与群众一起合舞,并当场挥毫赋诗:“黄河文化育中华,齐鲁大地一奇葩。鼓子秧歌震环宇,气壮山河舞天涯”。近年来,商河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鼓子秧歌进校园、进社区,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青少年、中老年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全覆盖。
  著名歌唱家蔡国庆作为活动嘉宾来到了现场,对于商河鼓子秧歌,他谈到,听到鼓子秧歌这个名字就让人很振奋,希望这隆隆的大鼓声音能奏响世界。同时他也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首要做的是先去继承好它的传统,在走出国门之前先让国人对他有所了解,在亿万中国人心里扎下根。
  参与这次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暨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活动主创团队的著名音乐家舒楠,曾创作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让子弹飞》、《不忘初心》等许多气势恢宏、享有盛誉的影视音乐作品。他向记者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导演、编剧、舞美、作曲等著名艺术家,并阐述了他们首次与传统民间舞蹈秧歌结缘和再度创作,把民间瑰宝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创意理念。
  他谈到,秧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财富,秧歌的“体态语”和“律动性”使它可以跨越语言文字的壁垒,具有极大的情感穿透力,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次汇演不同于普通的舞蹈赛事,其显著特点是“贵在传承、重在创新、舞向世界”。将在集中展示秧歌这一文化遗产资源与保护的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竞技选拔,去粗取精,遴选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给予再打磨、再加工、再提升,从而打造出精品,助力传统秧歌扭出国门,舞向世界。未来将选择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世界各国同时举行“秧歌快闪”等活动,将中国秧歌亮相于世界舞台,把中国的民风民俗推向国际社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李云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