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待遇脱钩更能激发人才活力
2018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基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这一核心诉求,为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环节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关于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改革,《意见》特别提出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限制性条件,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
  在整个“三评”改革方案之中,这一原则性的陈述虽然不那么显眼,但是,对现有科研体制有所了解的人们都会懂得,这看似细微的改革动议恰恰挠到了现有科研体制一个关键性的“痒处”。
  长期以来,在科研领域,学术头衔、人才称号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自带光环的特殊资本。一个“人才”一旦拥有了这样的资本,不仅各种物质利益蜂拥而至,往往很快也会“升华”为各种学术资源聚合的中心——薪酬待遇提升,科研经费增加,项目申请与课题评审顺利。诸如此类,好处多多。
  当然,正常情况下,各种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的获得者也不是“浪得虚名”——头衔或称号正是对其既有科研能力与业绩的一种肯定。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正视:一个人在某段时间、某个或某些项目上表现出了值得激赏的学术水准,并不意味着这种水准能够一直持续下去。与此同时,各种学术头衔、人才称号一经获得,往往轻易不会被“剥夺”,相当一部分头衔或称号是终身制的。由此,一种尴尬的局面便成为科研领域的某种常态——一个曾经的科研能人,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再拥有足够的科研能力,却因为头上顶着各种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而被“呵护”,一如既往地享有“高超”的薪酬待遇,一如既往地“虹吸”着稀缺的学术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术头衔或人才称号因被过分“高看”而丧失了应有的荣誉性本质,自觉不自觉地蜕变为某种利益聚合与固化机制。对科研而言,这种蜕变无疑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这不仅会腐蚀头衔称号拥有者应有的科研进取心,更会令科研能人产生惰性,也会导致科研领域的“圈子化”——在这个“圈子”里,学术标准很容易因为“人身依附”而丧失应有的权威性。这样一来,科研领域的不少“后来者”要么急于追逐各种头衔或称号,要么忙着跻身于某个“圈子”,潜心做科研搞创新似乎成了“不务正业”。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废除学术头衔终身制、人才称号“去利益化”之类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止过。为学术头衔、人才称号加上的必要“时限”,最大限度地压缩各种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的数量,并以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一事一议”切断荣誉称号与世俗利益的不正当勾连,是科研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