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别”是对母校的最大肯定
2018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天放

  几天前,山东理工大学2018届毕业生魏思宇毕业离校时面对学校北门跪别,这一幕让在场许多师生为之动容,学校党委书记吕传毅为此赋诗赠别。
  毕业了,舍不得离开母校,这是很多毕业生都有过的心情,但依依不舍到“跪别”的程度,还十分罕见。这位大学生在校4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他如此感恩学校,不肯离别?也许,从他的一位舍友如下这番话能够找到答案:“大哥这一跪,代表了我们所有人。一谢学校,谢那些把我们当孩子和朋友一样的老师;二谢我们每个人的青春,这将是我们人生中最黄金灿烂的四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跪别”恰恰说明这所学校曾给予了魏思宇们无尽的关爱。如果学校对自己的学子体贴入微,那么学生对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自然充满感情。学校办得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关爱、体贴、尽责,对学生正当诉求的满足,对其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毕业生离校前怎能发自内心地“跪别”?
  这几天,各高校毕业生正在离校。可是,学子们在校学习和生活的这几年过得是否开心、愉快、顺心,是否学到了该学的知识,其思想、人格是否得到了正面的滋养和培育等,不是一纸毕业证书能够反映出来的。学校办得如何,从学生离校时的态度就可以知晓。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从很大程度上讲,一切工作就是围绕着学生转。这些年,国内有不少高校毕业生为母校捐款,校友捐款的主因就是对母校的爱和信任。而这背后,是毕业生在校时母校曾给予其足够的关爱,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校园生活,还在情感上给予了足够的体贴,给学生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学生由此才发自内心地去报答和感恩。
  但也必须看到,也有毕业生离校时,对母校表达了不满,甚至公开憎恨母校。每年毕业季,总有毕业生把被褥等抛下楼、把教科书撕得粉碎、把恶搞照片到处发,甚至通过烧衣服或砸酒瓶来发泄情感……面对这些,学校的管理者是不是应该反思教育中的人性化缺失问题,或是校园缺乏某些应有的公平与公正呢?
  并非提倡毕业生都以“跪别”的方式离校,只是提醒人们看到“跪别”背后学校和学生的情感互动。希望这样令学生依依不舍、感恩不尽的学校越来越多,也愿这位毕业生像该校党委书记赠诗中深情祝福的那样:“前行吧,练就了翅膀,总要飞翔;请记得,哪天飞累了,这是你永远的家。”(作者为高校教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