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平阴县文化旅游
“玫瑰”绽放诗意栖息地
2018年11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北毛峪村
 步行齐鲁·美丽乡村 
  文/片/视频 本报记者 张琪

  说起平阴,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玫瑰、阿胶。这座济西黄河边的县城如今开放了更多的花朵。近日,记者一行来到平阴县,漫步在“无宅不雕花”的徽派建筑群中,观赏着非洲菊如太阳般热烈的色彩,感受着大型油画、石雕等工艺带来的文化气息。
老土洞变身七彩蘑菇谷
  2015年3月10日,平阴县孔村镇的北毛峪村上了很多新闻版面头条,这一天,是整个村乔迁新社区的日子。
  沿着宽敞的水泥路,车辆驶进干净整洁的社区,冬日暖阳下,不少老人坐一起唠嗑。85岁的靳维坤是土生土长的北毛峪村人,他告诉记者,“之前这里的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住的房子也是石头房子,再早还有挖土洞住的,现在日子太好了。”
  靳维坤老人提到的土洞如今已经成为北毛峪村人致富休闲的新去处。
  据北毛峪村村支部书记张树芹介绍,近年,北毛峪村发展土洞食用菌产业同时,逐渐开建七彩谷食用菌产业观光园。作为全国洞栽鸡腿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全国最大反季节鸡腿菇种植销售基地,尖峰期平阴县孔村镇拥有鸡腿菇生产土洞三千多条,年产鲜菇5万吨,产值近2亿元,鸡腿菇产业一直处于遥遥领先地位。
  谷内花草树林繁多,是一个以观光旅游和食用菌采摘、品尝系列活动的特色旅游景点,让游客观光同时,体验食用菌采摘乐趣,品尝蘑菇大筵。
黄土地上结出稀罕花果
  百香果、火龙果……这些好看又好吃的东西,如今平阴县东阿镇北市村就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常年做花卉生意的满玉忠和北市村党支部书记史兴顺一见如故,约定到北市村投资建种植园。“北市有着很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在北市种植非洲菊、火龙果、百香果等。”满玉忠说。
  按照田园综合体的要求,以“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文一体化”的思路,满玉忠成立山东北市小镇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紫藤花苑”、“特色产业种植园”,种植非洲菊、红丹脆枣、珍珠油杏等;建设中药材、果铺储存加工厂,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山体绿化、景点布置、娱乐设施建设,绘就一幅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北市小镇”画卷。
  “以前发展农业产业总是考虑种庄稼、种果树,现在我们北市开始种花了,这样的方式给北市村注入了活力,也带动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北市村党支部书记史兴顺说,“别看现在生活好了,以前可是出名的省级扶贫村……”2010年底,在史兴顺带动下,村党支部确立“发展特色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增收”的发展思路,通过产业带动,招商引资多家企业入驻。历经千难万难,北市村终于完成了“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的华丽转身。
以画兴业 创造新生活
  在平阴县李沟村,每每提起绿泽画院,村民们就会竖起大拇指称赞。绿泽画院不是一间普通的画院,它为很多残疾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
  据绿泽画院负责人张利臣介绍,画院主要涉及油画、水彩画和丙烯画的创作、临摹等内容,培训一些下肢残疾人和心灵手巧的聋哑人进行油画临摹和石艺雕刻。
  来自苏桥村的陈泽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他在平阴县残联帮助下来到绿泽画院学手艺。经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每月凭雕刻作品可挣4000多元。他不仅在县城住上安置房,还建立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生活。
  据张利臣介绍,目前画院正在建设平阴绿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将在现有基础上建设残疾人综合多功能培训室和残疾人美术展览馆,同时建民宿、开发制香、制陶、托养、旅游等项目,让更多残疾人通过文化创业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徽派建筑群 洪范池里现
  平阴县洪范池镇,以“齐鲁泉乡”而出名,拥有“济南72名泉”中的四大名泉——“龙池”、“书院泉”、“扈泉”、“日月泉”,全福农庄就建在这里。
  记者走进全福农庄,白墙黛瓦马头墙、小桥流水花格窗,移步换景,惬意舒适。
  徽派中式建筑,水岸古典的中式庭院令人印象深刻,所有建筑之间由木质连廊连接,建筑中更是恰到好处运用石雕、砖雕、木雕衬托出徽派庭院的精致细腻。乘画舫游船穿行其间,如一幅江南水墨画。
  2013年,平阴县对全福农庄集中改造,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把全福农庄打造成以生态种养、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采摘、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基地,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及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
  如今,游客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单一化旅游产品,有着自然的田园美景、清新绿色的有机食品、丰富多彩的农耕体验的乡村将成为城里游客最诗意的栖息地。

  全福农庄
  扫码观看视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