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离世前收万元捐款 |
父母想寻爱心老人尽孝老两口委托本报寻找三年前在山大二院捐钱的七旬老人 | |
- 201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从姜妈妈的家庭状况看,一家三口过得并不富裕。 本报记者 戴伟 摄 |
|
“三年前儿子得了白血病,有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捐了10000元养老钱,现在我们想找到他。” 三年前,儿子姜亮身患白血病,得到不少人的捐助,可惜仍然没能挽回生命。 12月9日,姜妈妈说,他们想找到那位70多岁的老人,替去世的儿子向他说一声迟到三年的感谢。如果可以,还想照顾这位老人终老。
本报记者 王兴飞 儿子治病欠的债 老父亲打工来还 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廿六,是禹城小伙姜亮的结婚周年纪念日,怀孕的妻子也即将临盆。然而就在这一天,突发高烧的姜亮接到了医院诊断书,确诊他已身患白血病。 “孩子说,得这个病治好的希望不到20%,家里没钱,他想放弃治疗。”2013年12月9日下午,在德州禹城的家中,56岁的姜妈妈谈起往事仍然话语哽咽。在山大二院血液科308号病房住院治疗近6个月,使用了5套治疗方案,病魔还是无情地带走了这个初为人父的年轻人。 2010年8月,姜亮去世,妻子也离开了这个千疮百孔的家。留给姜妈妈的只有几个月大的孙子毅毅和摆在客厅桌上一张儿子的照片。 家里债台高筑。儿子治病前后花了60多万元,除了卖了一套房子筹的15万,算上家里的积蓄和好心人的捐款,儿子走后,仍然留下了30万元的外债。 三年里,老两口倾全力还债。从单位内退多年的姜爸爸不得不撇下祖孙俩,靠年轻时学的电工手艺,到青岛打工。 “想孙子的时候只能翻看手机上的照片。”姜爸爸说,“现在还能蹦跶,多干一点是一点。”为了孙子,他说自己至少还得干上二十年。
老人递过沉甸甸的信封就走了 姜妈妈则一手把小孙子拉扯大,就在她身旁不远,差两个月就满四周岁的毅毅正趴在地上玩耍,津津有味地看着水盆里的四条小金鱼。 姜妈妈说,熬了三年,现在孙子都上幼儿园了。“还有很多债,还一分算一分吧,不过我们终于有时间来寻找和感谢这位老人了。” 一边说着,姜妈妈一边从书橱里捧出当年的报纸,颤抖地翻到“七旬老人万元积蓄送到病房”。那是2010年3月12日本报的C13版,报道了一名七旬老人捐出万元积蓄,救助身患白血病的禹城小伙姜亮一事。报纸上,姜妈妈站在儿子病床前,双手拿着那位老人留下的白色信封。 姜妈妈说,老人的这笔钱来得很及时,如果再晚几个小时,家人就只能无奈地为姜亮办理出院手续,“也许他等不及亲眼看到自己的孩子,就已经被病魔夺走了”。 姜妈妈回忆,“住院后家里就急着卖房子,全家人翻遍口袋也只有不到3000元钱。”姜亮的化疗迫在眉睫,而仅有的钱已是“啥都干不了”,守着病床上忍受痛苦的儿子,老两口“愁傻了”。 2010年3月9日凌晨4点20分,红着眼睛的姜妈妈还坐在病床旁的小板凳上,在黑暗中无助地凝望。 这时,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位护士带着一个老人走进来,老人递给我一个沉甸甸的信封,说希望姜亮早点把病看好,然后就匆匆走了。”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多余的话,当姜妈妈意识到碰上了好心人后,再追出去,已经看不到老人的身影。 “老人看起来70多岁,身材中等偏高但很瘦,眼睛眯着睁不大开,穿着宽松的运动装,脸上都是皱纹……”三年里,每当忆及这位老人,老两口就被温暖和感动包围。
信封里有90张旧版百元大钞 其实,从打开带有老人体温的信封那刻开始,一个念头就在姜亮父母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老人把自己的养老钱给了我们,他该如何养老? 三年来,这简直成了老两口的心病,他俩很内疚,因为直到现在才有能力去寻找老人。 “我们坚信这是老人的养老积蓄,因为信封里面的钱一看就是攒了很多年。”姜妈妈说,信封里都是百元面值的钱,共100张,只有10张是当时市面上大量流通的红色百元钞票,90张是难得一见的蓝灰色旧版人民币。 “交钱时医院里的人还劝我们收藏这些旧版人民币呢。”姜爸爸说。 “钱给了我们,老人该怎么办?老人一天天在变老,他肯定希望身边能有人帮他洗衣服、晒被子,帮他烧水做饭。”说着,姜妈妈眼里泛起泪花,三年前她没来得及向老人说声感谢,三年后如果还能找到老人,她想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伺候他终老。 见奶奶落泪,在客厅里玩耍的毅毅立即跑了过来,小小的他已经开始懂得照顾家人,用小手擦去奶奶脸庞上滚落的泪珠。 沉默中,姜爸爸抽出一支烟,双手的颤抖让他打了两次火才把烟点着。“以前担心找到他没能力去感谢,现在家里终于好过些了,我们想尽全力找到老人,感谢他,照顾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