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折翼天使”插上腾飞的翅膀 |
特教老师曹广玲自学串珠,手把手再教学生 | |
- 2013年12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人物简介:曹广玲,女,48岁,济南市育园学校教师
●推荐理由:她是济南一所特教学校的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护着一群被称作“折翼天使”的学生;为了让这些孩子有立身之本,她自学手工串珠,手把手地教学生,并开发成校本课程,推广到了更多特教学校。
帮学生上厕所 擦屁股 48岁的曹广玲,2006年由济南市槐荫区实验小学调入该区唯一一所特教学校——济南市育园学校,担任班主任。“7年了,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些特殊的孩子。”曹广玲坦承,第一次面对这群智障、自闭症、脑瘫的学生时,从教20多年的她,心中还是不免有一丝担心和害怕。 有一次上课时,一名自闭症孩子突然死死地掰住了她的大拇指不放。尽管很疼,但曹广玲没有批评他,反而安慰他,因为她明白,孩子不是恶意,只是突然上来了一股邪劲。 “特殊的孩子,需要特别的爱。”曹广玲说,作为班主任,既要像妈妈,又得像保姆。早晨学生到校,检查穿戴合不合适;中午午休,替孩子们铺好被褥,到点叫他们起床;下午放学,叮嘱他们回家路上不能乱跑。 不少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如同幼儿园的孩子,有的鞋带开了,她蹲下给他们系好;有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她给他们缝补;午饭不愿意吃,她就把自己从家里带的饭菜分给他们。“有的孩子自理能力不行,就要帮着他们上厕所,甚至擦屁股。”曹广玲说。 有一次,一名女生惊慌失措地找到曹广玲,满脸惊恐,原来她来了例假,不知如何处理。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曹广玲亲自陪着这名女生去了卫生间,手把手地教她如何使用卫生巾。“后来她和我很亲,把我当成了妈妈。” 这群在别人眼里“不正常”的孩子,曹广玲却感受到了他们的纯真可爱。“他们喜欢你,就能跟你形影不离;不喜欢你,也能说出一些难听的话。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让学生康复训练的同时学习技能 “教育这些特殊孩子,知识不是主要的,技能更重要,毕竟他们早晚要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曹广玲说,初到育园学校,除了担任数学老师,她还负责学校刚刚开设的一门劳技课——手工串珠课。 幼师毕业的她,对于手工串珠也是一无所知。没有教材,没有专业老师,为了教好学生,她开始自学。一方面她去市场上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方面从网上下载图片研究。“晚上回到家后,就拿着线和珠子自己练,因为用力,手上被线勒得全是口子,一道道的,透着血丝。” 当她学会后教学生时,又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有的学生最初不感兴趣,有的学生脾气很大,直接将一盘子的珠子撒在了地上。“不能生气,更不能批评,还得想办法哄他们高兴。”曹广玲一边鼓励孩子,一边和孩子一个珠子一个珠子地捡起来,放到盘子里。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曹广玲上课时让学生欣赏色彩艳丽、形状各异的珠子,并组织学生进行拣珠子比赛。当学生从众多珠子中拣出符合要求的珠子时,她赶紧送上表扬和鼓励。“一个珠子、一根线,我手把手地教他们。”她告诉记者,智障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经不起失败和挫折。 “串珠对这些特殊孩子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还是很好的康复训练。”曹广玲说,手工串珠锻炼孩子的动手和思维能力,尤其对脑瘫孩子特别有效。
开发手工串珠课成校本课程 12月9日,记者在育园学校见到曹广玲时,她正在5楼的教室指导孩子们串珠。教室里,摆放着一件件串珠手工艺品。曹广玲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都是学生的作品,可这里面的每一线、每一珠,都渗透着她的心血。 曹广玲告诉记者,班里有个学生小红在学习串珠苹果的过程中,总认为自己学不会,并产生了恐惧心理。曹广玲手把手地教她每一个步骤,当她连续完成几个正确的步骤时,曹广玲不失时机地鼓励她:“看,你原来可以串得这么好,相信自己,一定能学会。”当小红完成第一个苹果作品时,兴奋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现在她明显自信多了,能够独立完成多款串珠作品。” 令曹广玲更加欣慰的是,几年来,不少毕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已经凭借串珠这项技能开了店,成为立身之本。现在手工串珠已经成了育园学校的校本课程,2009年她完成了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并获得了山东省优秀课程资源一等奖。她本人也被评为济南市优秀班主任。不仅如此,该校的手工串珠课也成功推广到了青岛、烟台等地的特教学校,为更多的特殊孩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