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近一年 儿子是心中的牵挂 带上古琴一起回家 尝妈做的拿手菜 “小候鸟”随爸爸回家 调皮增旅途欢乐 春节近了,年味浓了,在春运即将拉开序幕之际,汽车总站已迎来一批又一批回家的人们。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他们有的为求学而来,有的为生计奔波,有的为妻儿老小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而今天他们心怀着共同的期许,回家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一张张朴素的笑容回想起无数动人的画面,一个个平凡人的故事谱写出春运动人的诗篇…… 本报记者 邵芳 63岁的马彦峰仍然记得自己是2013年1月26日离开家乡内蒙古的,这一年来他辗转于山东省的各个地市,滨州、东营、青岛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4日早晨,他和老板7点多从无棣来到了滨州,这大包小包的行李把他折腾坏了,他坐在自己的行李上茫然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马彦峰从20多岁就开始在工地打工,砌砖、拉砖头、拌水泥。每天不到6点就起床,一天干13个小时是最平常的。“刚开始干建筑的时候我还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现在都成老头了。”马彦峰爽朗地笑起来。 “老伴身体不太好,还要照顾两个调皮的孙女。”马彦峰说,自己要赶去青岛,用10多天时间干完一个工程,然后给俩孙女买上礼物高高兴兴回家过年。“如果顺利的话,我27日就能回家了。”马彦峰沧桑的脸上露出憧憬的笑容。 在滨州汽车总站见到潘羽时,她正和老公、公公一起玩斗地主,用欢笑打发无聊的候车时间。 2013年年初,27岁的潘羽与老公、公公、姑父四人从河南老家来到滨州市沾化某皮革厂打工。辛苦工作一年了,1月10日他们终于踏上了回河南老家的路。“终于又可以见到儿子了,不知道长高了多少。”潘羽的眼中充满了期待。 潘羽原为贵州人,6年前她在温州打工时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两人在互相扶持中陷入了爱河。2009年潘羽义无反顾地嫁到了河南南阳,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4岁。潘羽说,出门在外让她最牵挂的就是儿子,儿子很懂事听话,见到人就骄傲地说,妈妈出去打工是为了让他上学。每次潘羽和老公出门打工,儿子总哭着抱着她不许走,她只能趁小家伙睡觉或者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走。 瘦弱的身躯,背着一个1米多高的古琴,拉着偌大的行李箱,抱着一个背包。她略显吃力地慢慢挪到座椅上,无聊地玩着手机,一遍遍看着手表,不时地东张西望。 19岁的张佳欣去年6月考入了滨州学院,成为一名音乐系的学生。张佳欣来自热闹时尚的青岛,与青岛相比,她认为滨州更加沉静朴素。她花了三年时间练习古琴,并通过艺考进入了大学。虽是被迫学习音乐,但后来她却疯狂地爱上了音乐。她把大学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她要练习钢琴、声乐、萨克斯。三个月没有见父母了,她格外想念妈妈的拿手好菜,想念一家人听她弹古琴时其乐融融的画面。 她觉得遗憾,在校园里学习的东西有限。所以她决定背着古琴回家,希望利用假期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 10日,汽车总站来了一个“不安分”的小身影。他左窜右窜,在人群中和爸爸躲猫猫,一会儿吵着要上车,一会儿又要回家,一会儿向爸爸要这要那。爸爸张新伟不断在一旁安抚他“车马上就来了。”“不想见姑姑变成新娘是什么样啦?”为了让调皮的小家伙停止吵闹,爸爸用橘子给儿子变起了魔术,逗得儿子笑个不停。 张新伟是潍坊昌乐人,2006年毕业后在滨州无棣一家混合土公司找到了工作,后来遇到了如今的妻子,为了妻子他选择背井离乡。一方面要努力工作,一方面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张新伟已经半年没见到老家的亲人了。表妹即将结婚,他带着儿子给表妹祝贺,顺便看望多日不见的亲戚。可年轻的爸爸显然有些招架不住调皮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