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升级,让鲁企扬眉吐气
2014年0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记者手记 
  2013年底,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我国开始将汽油标准从国三全面升级为国四。在山东,无论是央企下属石化企业,还是地方炼油企业都经历了一番技术设备改造,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得以大幅升级。这就是典型的通过“标准”倒逼产业升级的案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标准以及标准化绝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当前我省正在加快建设“山东标准”,对政府部门而言,标准化不仅仅是质监一个部门的本职工作,还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企业而言,标准化的意义也不只是参与制修订国标、行标,而是企业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实现产业升级,需要全社会来一场“标准升级”。
  还是以汽油标准升级为例。在消息公布之初,不少山东地炼企业叫苦不迭,认为油品升级必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甚至给全行业带来灭顶之灾。如今看来,油品升级非但没有削弱山东地炼,反而在淘汰落后产能、行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淄博汇丰石化,通过技术改造,他们的油品检测水平和炼化工艺已经媲美央企;在滨州京博石化,公司正在建设更加环保的国五标准汽油生产能力;在东营富海石化,他们开始谋划进军国外采油领域。
  记者发现,随着标准升级,受益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还有一方经济。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2006年,东营方圆有色公司去世界“铜老大”——智利国营铜业公司寻找原料,但未引起重视。后来他们找到中信集团共同组成买方才得以完成采购。如今,方圆有色的新技术通过标准化实现产业化,一跃成为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企业。智利总统皮涅拉亲自宴请方圆有色董事长崔志祥,目的是邀请方圆帮助智利国营铜业公司改造生产线。
  在技术和标准的联姻下,扬眉吐气的不仅仅是方圆有色一家企业,还有整个东营铜产业集群。2013年年底,国家质监总局将全国唯一一个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放在了东营,没有铜矿的东营成了享誉世界的铜都。
  产业升级、质量强省、打造品牌,都需要技术来支撑,而好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则需要更多的“山东标准”。当前,全省质监系统正经历一场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自我升级。在“大质监”概念的引领下,升级后的山东质量、山东名牌、山东标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升级的要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