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传艺只为非遗不失传
剪纸艺术守望者郭金平:遇到好苗子,倒贴钱也教
2014年0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剪纸艺人郭金平。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记者 王光营 实习生 韩少勋 王肖飞  
  春节刚过,省城大街小巷里都是印刷精美的对联,散发着浓浓年味,但对剪纸非遗传人郭金平来说,这喜庆中却找不到老济南手工剪纸的味道。多年来,郭金平坚持剪纸展演,并免费传授手艺,为的就是能让剪纸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老济南窗花
让他迷上剪纸

  “我从小就对这门手艺感兴趣,七八岁时就跟着老人学剪窗花。”10日上午,济南市民俗艺术馆专业剪纸研究所副所长郭金平手持剪刀红纸,与记者说话的功夫,就剪出了两只栩栩如生的蝴蝶。
  在老济南的生活中,每当过年、结婚、祝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剪些窗花、柜花、棚顶花用来装饰门窗、房间。从那时起,郭金平就拿起家里的大剪刀,跟着爷爷奶奶们剪了起来。后来他正式拜师到尚玉鞠先生门下。“尚玉鞠老师剪的水浒108将,到现在都很难超越。”郭金平说。
  “剪纸并不难,难的是有好的构思。”2004年,郭金平离开原来工作单位,开始潜心研究剪纸艺术,小到蜜蜂蝴蝶、蟋蟀蛐蛐,大到山水人物,不一会儿功夫就能在他手中活灵活现。
面对刻纸冲击
他坚守“一把剪刀”

  “剪纸是门老手艺,以前的手艺人都是用来养家糊口的,但现在靠剪纸连自己都很难养活。”郭金平告诉记者,随着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以前的平房退出了市民的生活,而剪纸也随着老济南生活的淡化而逐渐式微。“相对于剪纸,现在更多人喜欢刻纸。”郭金平表示,刻纸是最近兴起的一门艺术,是将纸张固定在模板上,用刻刀一点一点把图案刻出来,其效果与剪纸类似,外行人很难看出来。
  由于剪纸一次只能剪出四五张图,而刻纸可达二三十张,批量生产,迎合了不少人出售刻纸获利的需求,而剪出来的画却没人要了。虽然面对刻纸的冲击,但郭金平依然坚持传统,靠一把剪刀搞创作。
“只要有人学
我就去教”

  “现在如果能遇到个好苗子,倒贴钱我也愿意教,更不用提学费的事了。”郭金平说,剪纸需要心静,现在很多孩子都比较浮躁,学习剪纸都是三分钟热度,很容易半途而废。
  “学校、居委会,只要有人说想学,我就去。”郭金平说,为了宣传剪纸艺术,他经常去免费展演,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传统手艺。对于那些喜欢剪纸的人,他总是乐于免费赠送和传授剪纸技艺。
  郭金平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已得到政府的重视,但剪纸艺术日渐式微却是不争的事实。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剪纸艺术的扶持力度,让剪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