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举行,记者随团走进沼气村茌平县小杨屯 |
全村百户村民,家家用上沼气 |
| |
- 2014年06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小杨屯大型沼气工程。 记者 窦晴 通讯员 董军 摄 |
|
本报聊城6月10日讯(记者 窦晴 通讯员 魏振中) 6月10日是全市低碳日,聊城市节能办在全市组织开展“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本报记者走进“沼气村”茌平县小杨屯,参观小杨屯大型沼气工程。 10号上午,一行人来到小杨屯沼气建设工程现场。正在屋里烧水的沼气场管理人李志俭指着煤气灶上燃烧着的蔚蓝色的火苗说:“这可不是天然气,这是沼气池的沼气!” 茌平农业局副局长王利国说,小杨屯大型沼气建设工程已竣工两年了。“这个沼气工程,一年能产生30万立方米的沼气,能满足全村500人到600人一天三餐做饭,就仅此一项,就能节约煤炭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多吨!”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四口之家,按照现在的市价,每年要用煤、用炭等成本1200元左右,居民不仅仅节省了生活成本,而且形成了节能效应,可谓一举两得。 沼气工程不仅仅是节约能源的成功,更是循环经济的开始。小杨屯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城介绍:“咱们产沼气的原料,是鸭粪,鸭粪从哪儿来呢?鸭粪从分布在咱们全村、甚至别村的鸭棚里出,村民把鸭粪卖给我们,既解决了污染,又获得了效益;产的沼气送到村民的家里,免费管够;剩下的沼渣也是宝,我们送到村里的厂里产有机肥;再把有机肥用到庄稼作物上,作物成熟后又能喂鸭了。这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变废为宝,一点都不浪费!”据了解,小杨屯沼气工程每年产生的沼液、沼渣,用于生产优质肥料可到3万多吨,真正实现了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 据小杨屯村支部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村里正在加快可再生能源利用步伐,除了沼气,太阳能的开发也提上了日程。“下一步,我们要引进太阳能集热,这对我们而言也有大用处。以后我们的宰鸭脱毛的热水就省了用煤烧了,直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这是真正的低碳经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