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如何变“系统人”
2015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湖田小学请来教练教孩子们学乒乓球。 湖田小学 供图
     “新人不愿来,来了留不住,老人又干不了。”乡村学校不仅无法留住年轻人,在校的中老年教师也无法胜任教学工作,导致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我省出台教师交流轮岗为的是逐步解决这一问题,但受制于各种因素,交流轮岗到底能走多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报记者 王光营    
  
  经济欠发达县教师走的比新招的多
  虽然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可调进县城中学快三个月的徐瑾还是有点不适应。她总恍惚觉得手中拿着的还是粉笔头,凹凸不平的黑板下,孩子们脸上的冻疮还没好。
  而当年与她一起考编从教、来到农村的十多人中,一多半已经调走,或考取了公务员。
  乡村年轻教师流失快,省教育厅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全省范围的教师交流轮岗即将展开,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心情很急切,“如果大家多去农村学校看一看,就会理解为什么要出台这项政策了。”
  张志勇去过不少农村学校调研,对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深有感触。仅儿童读物一项,30%的城市儿童拥有80%的儿童读物,而70%的农村儿童只有20%的图书。书籍尚且如此,教育不均衡自不用说。
  对于教师轮岗,在鲁西南当了一辈子乡村老师的小学校长李斌拍手称快。从教三十年,他最害怕的有两件事,“孩子不来了,老师又走了。”
  李斌所在的小学有近500名学生、30名老师,与村小的教学点比,条件已经算不错了,但老师平均年龄47岁,35岁以下的还不到5人,最近三年共分来了3位新老师,可每年都有1-2人离开。
  为此,每位老师都要教2-3门课,即使这样,美术、音乐也找不到专业老师。不得已,学校又聘了两名代课老师,每月给800块钱。
  “虽然每年招聘的人不少,可走的人也多,依旧满足不了需求。”该县教育局负责人说,县里2011年共招聘教师157人,2012年招了189人,2013年招了276人,2014年招了343人,但每年都流失300多人,去年就走了340人。预计今年会招聘320人,但流失人数将达350人左右。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从2011-2014年,小学教师自然减员分别为10078人、10750人和10652人,初中为2705人、2738人和2835人,高中为526人、595人和683人,呈稳中有增的趋势。
  据调查,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想到乡镇以上地区任教,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有增无减。
  张志勇表示,我省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但还存在教师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吸引力下降等问题,而改革正是为此出台的。“我们要着力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距,让农村孩子拥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
  男青年为找对象,辞去乡村教职
  “逃离是很多乡村教师的梦,孩子们则成了垫脚石。”乡村教师徐瑾的语气有点伤感,这听起来很残酷,可现实确实如此。在农村呆了三年,讲课连电脑都没用过,自己的生活一下子倒退了20年。
  而对很多男教师来讲,成家也是个现实问题。她有一个同事,先后见了十几个女孩,“可一提在农村教学,对方就没了音信。”
  在城里的父母为此着急上火,多次为他疏通关系,还没过最低五年的服务年限,同事就辞职去了一家企业,收入也翻了一番。
  “对很多已经教了十多年的老师来说,晋升受限更是一种折磨。”徐瑾说,听老教师讲,学校已经好几年没分到职称名额了,高级职称更别想,职称评定、评优机会少,导致乡村教师被边缘化。
  上述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由于工资待遇不占优势,很多男师范生宁愿转行,也不愿来基层学校,于是在基层女教师比例高达六七成。
  在李斌看来,农村学校就像一台早该大修的拖拉机,拉着满车货在泥地里爬行,“农村教育背负了太多的历史包袱。”
  “年轻人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老教师又教不了,你说咋办?”李斌表示,45岁左右的老教师虽然是学校主力,但很多实际上已无法胜任教学。
  据介绍,这批教师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当年的老师范生,科班出身;二是上世纪下岗分流的政府、企业人员;三是安置的转业人员。
  李斌表示,由于当年教师用人权在各乡镇,基础学校安置了大量下岗分流、转业人员。如今占比可能在三分之一,他们教学能力较弱,急需进行轮训。老师范生虽然专业没问题,但知识陈旧,不少人曾为考大学一再改动年龄,“虽然档案上才50岁,其实快要退休了。”
  “没有多余的房子,老师们就挤在一起办公。”据介绍,学校办公用楼大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很多已是危楼,但十几位老师还要挤在一间办公室内备课、批改作业。
  连教室都不够用,更没钱给老师建宿舍、食堂。每到放学时间,孩子们陆续回家吃饭,留守校园的老师只好到附近集市上买点白菜和馒头。“中午在炉子上做点饭,对付着吃一顿。”
  教师轮岗我省多地已先期探索
  “教师交流轮岗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这是一次顶层设计。”省教育厅基教处工作人员表示,各地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台细则,并协调财政部门建设教师周转房,逐步改善交流教师的生活。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我省部分市已经开始了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有9个市已将其纳入日常工作,形成了制度架构。
  以济南市为例,该市的教师交流已实行三年,分为区域内交流轮岗、名优教师交流、城乡对口交流、个人主动交流。潍坊市是教育部公示的首批19个改革示范区之一,其规定交流轮岗可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对口支援等。
  “这些是有益的探索,但并不是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试点。”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各市的做法存在很大差别,有的侧重于教师交流,不过很多还只是通常意义上的农村支教。
  记者发现,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范围看,此次出台的意见和各市的实践也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只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高中不在交流范围内。
  “省厅文件重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交流轮换。”教育部门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各市虽然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大都集中在城区内,或乡镇与乡镇之间,城市老师真正深入农村的并不多。
  张志勇表示,文件出台后,省教育厅专门召开了全省教师工作年度会议,部署文件落实工作。4月底到5月初,省里举办两期市、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包括教师管理改革工作进行专题培训。
  “以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逐步推开。”据悉,我省今年每个市要选部分县(市、区)进行试点,用三至五年时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教师交流轮岗还需多部门配合
  “教师交流轮岗,想启动并不难,难就难在常态化。”我省多位参与交流的教师表示,交流确实能促进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但目前还存在“下不去、上不来、难适应、不出力”的情况。
  “下不去”是优势学校的校长老师不愿去乡村,尤其是农村教学点。而乡村老师也“上不来”,因为学校本来就缺老师,一旦出去交流,师资更缺。
  一位不愿具名曾参与交流的老师表示,他去了一所中学,自始至终没能融入该学校。每天完成教学任务后,他一般都去钓鱼,很少和当地老师、学生交流,效果很不理想。
  另外,乡村学校条件艰苦,很多连食堂、宿舍都没有,缺乏基本生活条件,这也成为城里老师来交流的绊脚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政府应在有限的财力下优先保证乡村教师待遇,即使无法高过城市教师,任职年限相同的待遇也应该一致,这样才能吸引教师到乡村。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也提出,提高薪资待遇是解决农村教师扎根的根本。
  据教育部门调查,教师的初期月工资达到3001元到4000元时,就有79.4%的毕业生愿去农村任教,在4001元到5000元时,88.07%的教师愿意下到农村。
  “报告打上去,财政说没钱,你有啥办法?”对于增加乡村教师工资、建设周转房等建议,我省多个县市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缺钱是根本症结。
  熊丙奇认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源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种机制以县乡财政为主,由政府单方面决策。为此,教育改革还涉及财税制度,省级财政应该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同时还要建立专门的教育拨款委员会,制定教育预算并进行监督。
  同时,教师轮岗必须改变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才能为教师轮岗交流铺平道路。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徐瑾、李斌为化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