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美丽在曾经的歌声中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葆元
  历史总是和历史的声音连在一起,当我们缅怀历史的时候,身心便不由自主地进入到历史的情绪中。最直接进入历史情绪的途径就是歌声。今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爱好和平的人民群情激昂,不管是在欧洲还是亚洲,不管哪一个角落的纪念活动都离不开歌声,歌声把我们带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在众多的歌曲中,有两支歌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也一直拷问着我的灵魂。一支歌是中国的《九九艳阳天》。漂亮的姑娘英莲送自己心爱的人走向抗日的战场,没有缠绵,没有哀伤,用明丽的歌声鼓舞自己的亲人奔赴战斗:“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这一去革命胜利再相见!”英莲姑娘渴望着胜利的日子,胜利就意味着她和亲人可以团聚,然而她何尝不知道枪林弹雨里的亲人面对的是狰狞的死神,亲人们这一去也许就是永诀!在我们的英雄史上演出过多少“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丽篇章,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我们的人民却摒弃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情怀,他们始终用舍我其谁的勇气,前仆后继地奔赴疆场!七十年后,我们感念当年的英莲姑娘那么深明大义、那么义无返顾的奉献。她在歌声中美丽着,青春不老!
  另一支歌是前苏联歌曲《小路》。苏联的卫国战争是残酷的,无数战士走向战场,一去就永远不再回来。国内能拿起武器的人全都拿起了武器。战争从来都是男人的战争,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战争又是女人的战争。是女人们把她们的丈夫、儿子、情人送上战场!这支歌曲再现了当年的悲壮:一个年轻的姑娘“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歌曲的旋律是那么优美,心境充满对明天的期望。也许明天的胜利是以她们失去亲人的代价换取的,但是在迎接胜利的时候她们表现出人类最伟大的无私!今年五月,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普京总统检阅那些参加二战的老兵时,在电视画面中我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立刻就想起那些在小路上走着的姑娘,一支俄罗斯民歌在我的脑海中轰然响起:“花儿哪里去了?花儿变成了姑娘。/姑娘哪里去了?姑娘嫁给了年轻的小伙子。/年轻的小伙子哪里去了?年轻的小伙子当兵去了。/士兵哪里去了?士兵躺在坟墓里。/坟墓哪里去了?坟墓被花儿掩盖起来!”是的,在这些女人的心中铭刻着多少英雄的名字,正因此,她们依然是那么美丽。当又一个十年过去时,那些老太太或许不会再参加红场的阅兵式了,但是历史记住了那些意气风发的女人,她们是一个国家的母亲!
  人民是最无私的!当国家处于危难的关头,人民献出物资,献出鲜血和生命。中国人民经历过“母亲唤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历史时刻,至今想起来都让人热泪盈眶!
  七十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的心态也在变化。当物质的繁荣日益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的心是不是也日益窄小了呢?面对无休无尽的索取,还有多少人能平静地献出自己的最爱?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唱“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可是我们这个社会仍常常让人感受到冷漠。人们在奉献后面画上了等号,等号后面是利益。当利益计较得太多的时候,那美丽的歌声就消失了。“献出一点点爱”决不是一个新时期的新概念,它需要具体的东西,不一定是万贯家财,却是每个人心底最真挚、最能打动世界的东西。执政的要献出公仆的本色,老百姓要献出对他人的关爱,各行各业要献出自己的精诚,一句话,我们献出的是一种精神!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奉献。在这个历史时期,产生了无数劝人献爱的歌曲,爱声刺破了耳膜,遗憾的是没有一首歌曲能像七十年前中国的卫国战争和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产生的那两首歌曲一样催人泪下、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多么希望有一支歌,让世世代代的姑娘唱着,催人报效社会,她们也在歌声中永葆自己的美丽。
  (本文作者为知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