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城应成为一个城市的标配”
创卫这场民生大考,给济南带来了什么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济南佛山苑小区的街道像主街一样整洁。  本报记者 王媛 摄
  兴隆街道兴隆市场文化墙整治前。
  兴隆街道兴隆市场文化墙整治后。
  现代化的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
  拆除胜利大街乱搭乱建。
     风景美对一座城市而言是锦上添花的运气,而环境卫生则是一座城市美的基础,是“标配”。创卫对济南而言,无疑是场民生大考,环境卫生了,居住其中的人才能享受更健康的生活环境,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行得舒心。
创城20年 一场民生大考,一座城市的追求
  济南这座城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矛盾的。文人骚客笔下的济南“颜值”颇高,“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堪比江南。“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活脱脱一幅不用着色的美图。老舍也不惜笔墨抒发对济南的喜爱,说她胜过伦敦、北京。
  但济南老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的环境又在经历考验,甚至有人吐槽济南是“大县城”“脏乱差”。有的老旧小区小广告贴满楼道,不少街道露天烧烤的呛人烟雾一飘就是一整晚,还有无人清理的垃圾死角、挡住出路的马路市场,厨房满是污渍、食材说不清来源的无证餐馆。
  济南人对环境卫生的追求已经持续了20年。从上世纪90年代初,济南开始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去年,济南启动新一轮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城管、卫生、食药监、市政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各个政府部门,最基层的街道办、居委会都开启了创卫模式,全面整治垃圾死角、农贸市场、露天烧烤、小餐饮、街头摊贩。
  说创卫是个民生大考,这个比喻一点不夸张。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指标体系来看,千分制、147个暗访点、十大项技术指标,都是紧紧围绕老百姓的出行、吃喝安全、新鲜空气的吸入、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
  这些指标、标准都围绕老百姓的卫生、健康问题而设立,而且过程是严谨的、动态的,要通过方方面面的管理和实际情况的考验,而且要经过暗访、复查等多次评分。
  不要小瞧国家卫生城市的考核标准,这可是城市环境卫生的顶级评价,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都通过了这个考核。
  “卫生城市已经成为一般城市的‘标配’。”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说,从全国来看,国家卫生城市是衡量一座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国内许多省会城市、大部分副省级城市和我省大部分市都已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成为国家卫生城市,让城市的环境达到国家标准,让居住其中的市民真正享受国家级的环境卫生,无疑是一个必答题了。济南市创卫以来,也正在满足民生之需,一些市民反映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相应的解决。

吃:更放心 小餐饮、小作坊、小食品店亮明证照
  济南市民爱吃全国有名。被叫做“串都”的济南,一天就能吃掉7吨烤羊肉串、7吨麻辣小龙虾和400余吨扎啤。吃得放心是民生第一大考。遍布大街小巷的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实惠方便深得市民喜爱,但其中的食品安全隐患却不小,食材、摊位、餐馆的食品安全则是市民最关心的事情。
  原先的芙蓉街街头摊点、经营人员健康情况、小店铺卫生都有不少问题,地面垃圾油污随处见,小餐饮店变更频繁,排水系统时不时被泔水堵住。“自从济南申请国家卫生城市,芙蓉街也被整治啦,以前拥堵的小道虽然依然拥堵,但是干净了好多。”经常光顾芙蓉街的市民张先生说。现在再去芙蓉街,地面干净了,小餐饮店也都挂起了公示牌,健康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量化分级在公示牌上一目了然。
  今年年初,聚贤街附近的市场经过整治重新开放,焕然一新的市场环境让周围居民开心不已。“再也不用踩着垃圾来买菜了。”居民陈先生说。
  济南市食药监管部门对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小熟食店、小饭桌逐家进行整治。改革到位不久的食药监管部门说,创卫使他们真正摸清了家底。
  “最开始问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食品作坊的数量,刚接手我们也不好说,但是创卫这么一摸查,总数有多少,位置在哪里,食品安全是什么情况,从业人员是什么情况,就都有底了。”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
  原先流动的食品摊点规范成了固定便民摊点,在七贤广场、银座商城南侧、崇华街、舜泰广场等的餐饮便民摊点也亮明了健康证和登记证,食品摊点不再是监管的盲区,而有了摊位详细信息。
  原先在暗处经营的小作坊、小饭桌也有了监管人员的检查,餐具消毒、索证索票、后厨卫生等都有标准进行查验,符合许可条件的,通过验收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暂时达不到许可条件,发放食品生产经营实名登记证进行登记。仅市中区在整治期间就改进提升了小餐饮650余户,停业整顿12户,依法取缔1户。
  不仅监管覆盖起来了,食品安全信息查询也更加方便。从今年的3月4日开始,济南市小饭桌的所在辖区、小饭桌名称、地址、星级信息,都可以在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直接查询。
  七里堡、匡山、堤口等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了食药所办公室,每个摊贩都有了分区和相应的经营证照,产品检测报告、每日农残检测等成了制度有了规范。
住:干净了  道路整洁空气佳,老旧小区换新颜
  提起近年来家门口的变化,明湖小区居民谢女士喜上眉梢:“近年来,我们的楼道真是大变样了。以前楼道里堆满了蜂窝煤,还有居民舍不得扔的各种废旧物品。现在可好了,小区通了双气,街道办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义务帮助我们清运了各种垃圾。楼道焕然一新,就像住进了新家。”
  与谢女士一样,很多居民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家门口的“楼道革命”,楼道内干净又通畅,墙壁粉刷一新,小广告再也没了踪影,开放式小区顺利进阶花园式小区。
  据了解,创卫以来,济南市共整治居民小区794处、背街小巷600余条、城乡接合部43处、市容道路142条,铁路沿线93公里,社区私搭乱建1423处;粉刷居民楼5997栋、楼道7363个、墙体203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墙335处、5万余平方米,清理社区内垃圾4.2万处、64.6万立方米。
  除了楼道变整洁了,家住馆驿街的王先生还惊喜地发现,楼下的烧烤摊被“请进了屋”,装上了油烟分离装置,再也不必为油烟和噪音苦恼了。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规范提升露天烧烤1100余处,取缔露天烧烤439处。
  社区是“里子”,道路是“面子”。老济南市民刘树林感叹着济南的变化:“不仅社区变美了,城市街道也愈加整洁靓丽。”
  根据济南市城管局统计的数字,目前全市配置各类作业车辆487辆、电动捡拾车1100余辆,这些车辆坚持主次道路一日一冲刷、两清洗、两普扫、全天捡拾的24小时保洁法,4423万平方米主次道路、支路街巷做到“冲、洗、刷、吸”联合机械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85.4%。
  此外,垃圾收运的方式也在转变,历下区取消了辖区内的垃圾转运站,全区垃圾统一收运,减少了二次污染。
行:顺畅了 马路杀手消灭掉,占道经营少多了
  每天出门,市民体会最多的莫过于济南的路。济南的路曾险象环生,路面被碾轧出了坑槽,井盖沉降太厉害,有的直接被盗走,人行道表层被侵蚀变得凹凸不平,路灯不亮,部分路段排水不畅遇雨必涝。这些都曾是马路杀手,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安全隐患。
  不过,创卫期间,济南的路正在改变。2014年全年,济南市市政部门完成了542条道路的综合整治,修补了74.4万平方米的坑槽。原计划更换5000个的非标井盖实际更换量远超预期,达到了15000个。新增的路灯也有8315盏。铜元局前街等5座危桥完成维修改造。
  2015年,济南的路面仍在变化。还将更换1万个隐患井盖,继续对市政设施进行维护,实施隐患路段和路面坑槽、检查井、杆线和路灯设施的专项整治。部分没有路灯的背街小巷能在今年点亮。
  除了马路杀手,还有马路市场堵路。不过,家住联四路的孙女士近日惊喜地发现,占道摆摊的少了,道路变得更加通畅了。
  而在过去,由于路两边都是居民小区,一到下班的点路两边的流动商贩挤满了机动车道,最窄处仅容一车通过。她每天下班回家路过此处,都要小心翼翼走“S”形穿过,短短的一段路要花费十多分钟的时间。 
  创卫期间,济南市采取划定流动食品摊贩经营区域和时段、设置早夜市等措施对马路市场、流动食品摊进行整治。像联四路这样占道经营的小摊贩退路进厅或入点,大都不再占道影响通行。
  将流动摊贩规范进临时便民摊点和临时便民市场,也给附近居民提供更多便利。天桥区城管局去年开始,陆续在辖区内设置20处临时便民市场和54处临时便民摊点群,安装隔离护栏、规定好摆摊时间,还安排专人管理,以防商贩“溢出”马路占道经营。
这场民生大考没有结束
  创立国家卫生城市应该是场永不结束的民生大考。济南市爱卫办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经过暗访、综合技术评估公示、专家再评估,进行命名后,创卫仍将经历再暗访和再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达不到750分仍然要淘汰。
  创卫的考核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长效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经过创卫的整个过程,政府部门也在创新管理方式。据济南市新闻发言人刘勤透露,为巩固大家辛勤努力得来的成果,济南将出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调研。
  刘勤说,济南保持创卫工作长效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就是“法治、善治、自治”。在法治方面,正在制订《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将城市管理工作划分了46个方面340多项,制订了明确的标准和考核依据,用标准化来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推进长效化。
  在善治方面,推行“路长负责制”,实行一路一长,明确了8项工作标准和5项工作流程,把责任细化落实到人。针对垃圾死角治理、公厕管理等容易出现反弹回潮的方面,要求每个区根据各自情况,逐条逐项拿出解决办法。比如在容易出现垃圾死角的区域,要求配齐环卫设施,明确专人收运管理,确保日产日清。
  在自治方面,依靠市民群众管理城市,做好社会动员,号召大家做城市的文明使者。同时加强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
  谁不希望自己生活的城市好?“城市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整洁、干干净净,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王文涛曾这样谈他对创卫的理解,如果每个人都觉得幸福,济南一定好。济南好,大家一定好;大家好,济南才能好。创卫是好的,但真正能让市民叫好,还需要讲究方法。
  从“为民、惠民”的出发点去创卫,“靠民”来爱护城市环境卫生,清理城市脏乱差时“不扰民”做好疏导,创卫才能真正创到市民的心里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