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不是一阵风
他们说,济南这样做才能一直美下去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就怕一阵风吹过,济南一夜再回创卫前”,这是济南市民辛勤创卫后最担心的事儿。创卫期间济南容貌大变样带来了惊喜,但千万别让它反弹。经历2年的创卫和20年的创卫追求,济南已经站在了市容市貌的新起点,而怎样让济南一直美下去,最基层的创卫工作者们最有发言权。他们说,济南人应该保持爱卫理念,济南市应该有长效的市容市貌管理制度。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王小蒙 记者 王皇           
玉函南区居委会主任赵惠: 责权利相结合,为志愿者发放补助
  与很多社区的志愿者自愿免费付出劳动不同,玉函南区居委会为以黄承义为首的志愿者们申请了“公益岗”,每月享受1500元补贴。赵惠认为,政府出资买岗位,将责权利相结合,是一致干好工作的保证。
  “因为志愿者们都有家,长期定时坚持并不容易。”赵惠说,申请下岗位后,人员调动更加容易。一声召唤马上能把志愿者召集起来。志愿者们分组分片打扫卫生,责任到人,每天上午、下午按时工作,形成了很好的运转制度。“每个岗位是三年期,有利于形成长期机制。”

历山路社区居委会主任董继红: 和居民建立感情,发动大家的力量
  如何发动起志愿者的积极性,董继红也有自己的想法。“小区里有很多老年人很热心,他们总说‘反正在家里也没事,出来转转,打扫打扫卫生,就当锻炼身体了’。其实他们在家里看电视更舒服,这么支持我们工作,是因为居委会和大家建立了感情。”
  董继红来历山路社区当居委会主任仅半年,已经和社区居民打成了一片。按照工作日程,她下午5点就可以下班回家了。但她常常忙到7点才往家走。下班后,她拿着马扎往居民堆里一坐,家长里短地就拉起呱来,渐渐地围上来很多居民,谈笑间彼此的信任和联系就建立了起来。

山大附中老师李欣: 开展环保活动,让孩子树立环保意识
  “要想让咱泉城一直美下去,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很重要。”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李欣介绍,每年的寒暑假和国庆节,孩子们都会走上街头参加环保活动。
  “有次学生们打扫完街道后,有两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小男孩,自发去给路边的一位环卫工人鞠躬。”李欣说,学生们在环保活动中进一步关注环保,认识社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环保意识,便会自觉维护好身边的卫生环境。

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市民督导团辛安: 勇于亮丑,才能敢于改丑
  已经六十多岁的辛安,仍然与同龄的热心市民一道,为济南“挑刺”“找茬”。辛安他们组成的市民督导团,手握300的考核分,在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对各区城管部门的考核中占到30%。他勇于发现问题,大胆给各区扣分。“都不敢亮丑,怎么能改丑呢?”辛安希望,督导团能跟城管部门巡查互相结合,共同寻找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辛安想把市民巡查变成一个长效的管理办法,历下区打算聘请他们5年,也是想把这个好的管理督导办法延续下去。
  “再一个就是精细化管理,制定一个各区统一的操作手册,这样去巡查的时候能依照手册。”辛安说,比如规定杂物落在地上不准超过多少时间,五平米内尘土不超过7g等等,督导团检查时也依照手册,才能真正把工作量化、细化、实践化,才能让创卫成果走得更远。 

“路长”孟宪兰: 把路长制网格化延续下去
  孟宪兰是大纬二路和经七路部分路段的“路长”,除了上班时间,上下班路上也不忘看看路两边的环境卫生。春园里社区八平方公里被编织为一个大网格,下面分成三个中网格,中网格下再根据路段分成三到五个小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在中网格里也有路长作为负责人。“这样整个社区都被网格覆盖了个严实,有问题能找到特定的负责人,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孟宪兰说,“路长”里还有不少人是楼组长,这些人的加入弥补了居委会力量的不足。孟宪兰觉得,大家“抛家舍业”地投入到创卫工作中,自然希望创卫成果能长久维持下去。“打算把现在这种管理办法一直保持下去,也习惯了这种状态。”孟宪兰说,现在她们把沿街巡看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刻绷紧一根弦盯紧有可能回潮的苗头,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