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一竿子管到底”,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
大美历下,创卫清风吹绿每个角落
2015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洁净的城市道路。
  对省府东街路面进行清洗。
  整洁的社区环境。
  对业户进行指导督促。
   本报见习记者 范佳 通讯员 杨晓琳 杨荣超
  首善之区,大美历下。这份“大美”,不仅在于其辉煌的历史和建设成就,更在于历下区不断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气魄和实力。而创卫,就是让历下区提升城市品质的又一次飞跃。舍得大投入,部门“一竿子管到底”,更上一层楼的城市面貌中,凝结着历下区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努力。
  全区部署
  明确“三个目标”,建立“三项措施”

  为了让创卫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历下区成立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指挥部,并设置了5个专项工作组。全区各部门、街道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测评中的10大项、66小项指标和1000分总分,历下区立足实际,明确“三个目标”、建立“三项措施”,全面深化创卫工作。
  “三个目标”包括:现场可看,可随时检查“八小场所”等任何场所和街道,确保不出问题;资料可查,从2012年的创卫所有资料包括前期动员、具体实施、迎查准备的具体资料都留存保管,归档到位;内容可问,让“人人参与创卫,创卫惠及人人”深入人心。
  “三项措施”首先是每个办事处都承担起创建主体责任,对辖区社区、驻地单位等具体创卫内容全面负责。其次,部门对创卫中所涉及自身承担的具体内容“一竿子管到底”。最后,人员对点,辖区内每条街巷、每一个门牌号都有工作人员对应负责,每个路段、每个实地考察点都责任到人。
  在具体实施上,历下区还确定网格化管理和实行“动态消零”措施。将街道、社区划分网格、责任到人,各街道将创卫基础数据中涉及的内容划分成区块,由科室负责人带队,分块、片包干,同时,根据创卫目标任务,排出工作整治表格,工作表上明确列出督查存在的问题、责任社区及负责人、整改要求、整改责任部门等,完成一项销一项,实行动态消零。
街道更整洁
  “横到边、纵到天”,保洁全覆盖

  在历下区,城市管理一直坚持树立“横到边、纵到天”保洁全覆盖的服务理念和作业模式。自创卫以来,为适应环卫现代化发展局势,历下在全区范围内实行网格化管理。
  根据各个环卫所保洁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将各个环卫所的保洁区域合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再将每一个网格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格。全区16个环卫所共设立56个网格区域,划分1184个单元格。共设立网格负责人54名,网格队长68名,保洁作业人员1184人;配备水车13部,机扫车2部,垃圾压缩车6部,小型机扫车11部,垃圾收集车36部,玻璃钢保洁车603辆。
  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人员全覆盖、管理单元全覆盖、管理环节全覆盖、管理时限全覆盖。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网格化管理区域要求统一保洁服装、统一保洁工具、统一保洁车辆、统一保洁时间、统一保洁规范、统一保洁程序、统一保洁标准、统一考核制度、统一奖惩标准。严格网格内道路保洁机械化作业时间。每日6:30之前完成主次干线快车道全覆盖冲刷作业,根据辖区路段实际情况定期定时刷洗主次干线人行道,对街巷小区等非机扫队保洁区域每日进行冲刷。各单元格保洁作业人员上下班各延长15分钟,彻底消除保洁交接期间的断档现象。
吃得更放心
  划拨专项经费,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污水横流的丁家市场变身为整洁的农贸市场;在小吃店铺林立的芙蓉街,吃个臭豆腐、铁板鱿鱼,顾客也能索证索票;“马路市场”走上规范化之路,所有摊位统一办理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并依托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建立进货查验、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在历下区,为辖区居民舌尖上的安全,细化创卫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创卫达标。
  泉城路食药监所针对辖区小餐饮、小食品存在的“小、散、乱”的问题,通过电子建档、重点区域逐户逐家上门调查等方式,目前已对360户饮食业户、392户食品流通业户进行电子建档。通过分片定岗定责,将小餐饮、小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食品安全承诺书统一张贴在区局统一制作的监督公示栏中。要求业户将统一印制的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台账记录簿、餐具消毒记录表,每天随时记录,有效地提高了小餐饮、小食品单位的自我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对各类投诉举报高度重视,大多数投诉举报做到当天收到、当天调查。两日答复的高效率受到群众的好评,满意率达到98%。
  同时,历下区将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纳入区政府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在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追加食品抽检专项经费340万元,并明确规定各街道每年对食品安全的资金投入不少于60万。区财政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划拨经费770万元,用于执法车辆购置、执法装备、设施购置、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厨房亮化”及农贸市场快检室改造提升。以财政拨款形式为招聘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大学生公益岗)解决工作待遇问题,广泛调动工作积极性。
加大环保力度
  基本取缔露天烧烤,油烟净化设施年底全安装

  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八大行动”,历下区还针对创卫工作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行动。
  区环保局联合区交警大队将历下区所属“黄标车”按办事处分发到各个管分所和六个勤务中队,共计9088辆。
  截至目前,公交公司所属1555辆“黄标车”已报废或已改为绿标1531辆;其余车辆已改绿标346辆,已回收182辆,被盗抢1辆,完成率21.92%,剩余7345辆。已现场查处黄标车7辆,抓拍886辆。
  餐饮油烟集中整治行动方面,结合创卫期间整治违规露天烧烤工作经验,按照“疏堵结合、规范提升、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目前露天烧烤基本取缔,对辖区1454家餐饮单位实施摸底调查,有156家单位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已转交区执法局处置,确保2015年底前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历下区严格按照省地方标准第三阶段排放限值,分阶段、分行业加快实施燃煤锅炉、燃煤炉具等限期治理、淘汰工作,坚决取缔经济型低空排烟设施,杜绝秸秆、垃圾焚烧现象。现已对辖区16家在用燃煤锅炉、3家危化品实施2次全面检查,取缔低空小燃煤炉具74家。
疾控抓落实
  创新创卫方法,医院建立微信督导群

  在创卫的攻坚阶段,历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步将创卫工作瞄准“传染病防控、疫情管理、免疫预防”等工作重点、难点,加大对辖区医疗机构督导力度。
  历下区疾控中心创卫督导组联合市创卫专家,全天进行辖区医疗机构创卫督导,成立中层干部以上全体人员的创卫工作督导小组,实行一天一日报,三天一调度,一周一总结,并对辖区15家二级以上公立和15家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不间断督导,实现创卫工作“靠上去”、发现问题“亲自抓”、最新动态“上门送”的工作模式,对涉及的指标问题逐项看,并对之前工作职责范围外并未开展的控烟、病媒防治、院内环境以及公共厕所卫生等创卫问题,加大督导力度,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将过往好的成绩继续巩固保持,对发现的新问题或不足,按照方案提出相关整改建议,确保不出现扣分情况。
  检查过后,进行督导回访。区疾控中心督导小组已累计督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000余户次,发现并指导整改问题200余处,派出督导车辆100余车次,上门传达各项方案,发放控烟和毒饵标志等共计2000余份。
  区疾控中心通过“深挖”创卫死角,加大“暗访回头看”频次。经过不间断督导、盯守,辖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创卫工作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省中医医院等建立完善感染性疾病科,设立预检,分诊处实行24小时值班。
  在后期盯守中,督导组成员和院方还一同摸索出了贴近实际的创卫工作方法,省立医院东院区和市中心医院建立的微信督导群,方便督导人员和院方及时沟通联系,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还有济南医院、齐鲁医院的“声文结合法”,院内不间断播放创卫标语和广播,提醒来院就医者认
  识创卫,了解创卫,爱护创卫果实。
强力消杀“四害”
  创立济南首家病媒防治示范小区

  历下区采取多项措施确保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历下除害消杀站目前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消杀队伍、2辆专用消杀车,负责全区公共区域消杀、除“四害”药品器械的发放及技术指导工作。软硬件实力的提升,为创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卫期间,历下区除害消杀站加班加点,为驻区单位、开放式小区、医院、健身广场、学校、农贸市场、河道沟渠、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垃圾集散地喷洒灭蚊蝇药,累计消杀面积500万平方米,用药量900多公斤。
  开展创卫工作以来,历下除害消杀站为13个街道办事处、东城中心商务区及驻区机关和单位累计发放毒饵站45022个,鼠盒6943个,鼠药6294公斤,灭蚊蝇药1043公斤,粘鼠板3150张,粘蝇彩条5000条,粘蝇板2000片,电动喷雾器260台。
  2014年,在历下区大明湖路办事处县西巷居委会召开的全市灭鼠工作现场会上,有关专家对毒饵站的布置、投药及编号方法作了现场指导和讲解,并确定了县西巷为我市第一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病媒生物防治——鼠类控制和防鼠设施示范小区。截至目前,为提高区街道办事处和创卫相关单位具体负责同志的病媒生物防治的技术水平,邀请省、市病媒生物防治专家开展了7次全区性的培训。
彻底整治“四小”
  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百分之百

  在整治“四小”方面,历下卫生监督所多措并举,为辖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环境。
  为提高公共场所单位创卫意识,历下卫生监督所按行业印制了明白纸、创卫知识问答及培训教材,共发放15000份(册),对连锁快捷酒店、星级酒店、辖区“四小”单位进行创卫知识培训10次,提高了各单位的卫生意识。
  对小美容美发店、小旅馆、小浴池、小歌厅茶座等“四小”场所实行“七统一”模式,即统一卫生制度、管理档案、卫生信誉度公示、禁烟标识、消毒规程、消毒记录、卫生要求。所有标牌、标识全部免费发放给公共场所经营业户,并且为各理发场所免费配备了皮肤病专用工具箱、工作服。
  为规范消毒程序,免费发放消毒液配比容器和消毒桶,为“四小”场所免费安装了防蝇帘。此外还推出了大明湖社区、吉祥苑商业街等13个示范街区,使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全面提升。
  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历下卫生监督所本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实行网格划分,落实到每个社区,开展“四小”公共场所、小网吧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无卫生许可证单位免费健康查体、监测,确保亮证经营,持证上岗。
  5月29日、30日,6月29日,历下卫生监督所两次联合区公安、工商、各街道办事处,对辖区美容美发、住宿业、茶社、文化娱乐等18家无证经营且卫生不达标的“四小”场所开展了联合整治行动。对11家单位要求其停止营业,其余单位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负责人当场表示将按期整改办理卫生许可证。通过有效整治,辖区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100%,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率100%。
重视健康教育
  组建健康大使队伍,开展健康大讲堂

  据历下区爱卫会介绍,三年来,历下区健康教育机构和各单位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健康教育标准》和《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方案》的要求,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和控烟工作。
  历下爱卫会通过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方法,大力宣传创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区爱卫办对全区各街道办事处及相关单位免费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和展板,发动全区人民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营造出全民创卫的浓厚氛围,累计发放控烟标识10万余张,开展宣传活动350余次,制作宣传栏3000余处,张贴健康宣传海报1000余张,印发宣传材料100万份。
  历下爱卫会以社区为重点,把健康教育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同时,加强与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疾病控制机构的协商对接,组织好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协调教育部门,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的开课率。
  组建“健康大使”队伍,开展健康爱心大讲堂、发放健康手册等活动,在每个社区开展“健康大使”演讲1次,利用健康宣传光盘进行健康教育15次,受益群众13万余人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