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抑制专车发展无异于安“玻璃门”
2015年09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针对传出的互联网约租车(专车)监管意见,舆论普遍关注其中两点,一是私家车若要参与专车运营,就要变更车辆性质,报废年限变成八年;二是专车运价要高于出租车定价的50%。
  仅凭这两条,开放专车市场的改革,无异于撤了“木头门”,安上“玻璃门”。
  多年来,中国的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区面积成倍增长,但出租车绝对数量增加非常缓慢。舆论多年来一直在呼吁解决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但出租车的数量管制和份子钱一直雷打不动,造成居民打车困难,而出租车司机苦于份子钱压力,经常爆发停运事件。这种状况,为专车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庞大市场。因此,现实的逻辑是,先有出租车严格管制和垄断,才有专车的问题。
  现在把解决问题的方向放在抑制专车发展上,而一旦包含上述两条关键条文的专车监管意见出台,目前已经蔚为壮观的专车一夜之间就会“黑车”化。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一边是大量涉嫌违法的生意,到时候会出现多少千奇百怪的“幺蛾子”,没有人可以预见。
  专车市场从2013年发展到今天,全国注册为专车的私家车已达上千万辆,成为一个庞大产业,并倒逼着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改革,这已经不是主管部门一纸规定就能决定其存废的了。
   (宗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