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之争
2015年1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我省居民第一大病,高血压的危害不言而喻,许多高血压患者甚至需要终身服药。然而,“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天天吃,肝肾受得了吗?血压降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生活中,不少人对高血压的认识误区多多,并因此影响了治疗效果。本期文章从中西医角度,采访了我省两位知名的心血管专家,探讨高血压如何治疗才最科学。

  本报记者 徐洁 李钢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急诊医学学科带头人陈玉国教授的诊室中,每50位患者中就有20多位患高血压。我省是高血压发病“重灾区”,粗略估计发病人数可达2000万人。或许是由于高血压如此普遍,不少人认为,没有不适的感觉可以不用治疗,甚至将降压药的长期服用当作洪水猛兽,认为吃药对身体有伤害,能不吃就不吃。
  “不仅是患者没有吃不吃药的意识,即使医生也各有看法。我平时血压高,但没有症状,去省城一家大医院看病时,医生得知后要求我服药,但也有医生建议通过饮食和健身的方式来应对。我真不知该怎么办了。”读者刘强打来热线电话咨询。
没有感觉的血压高不用治?
  “有的病人血压高很久了,但一直不治疗,问他为什么,说是没感觉。”陈玉国说,单凭感觉是不能判断血压高低的,要养成定期检测血压的好习惯,每周至少测一次血压。 
  人的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如140/90 mm Hg,140是收缩压,90是舒张压。通俗地说,收缩压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就是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的最低压力。人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会对血管壁产生压力,如果压力过高,就会使血管内膜损伤,严重者可以发生血管破裂,造成意外,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我国现行的血压合适的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6kpa)之间,舒张压在60-90mmHg(8.0-12.0kpa)之间,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
  “年轻人可能血管弹性好,短期的血压高没有大碍,但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说不定哪处脆弱的血管会破裂。”陈玉国说。
降压药都是利尿剂,伤肾?
  关于网传“几乎所有降血压的药都含有利尿剂,会让你的肾功能下降”的说法,山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薛一涛说,降压药物有五大种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只是其中的一种。
  目前,高血压发病机制仍是世界难题,已知的发病原因有血容量过高、神经兴奋等。陈玉国解释,利尿剂类药物适合因血容量多引发的高血压,而对神经兴奋引发的高血压作用小,每种药物都有适应人群,选对药才能有的放矢地治疗,医生在决定使用哪种药物或治疗方案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患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耐受度、周围器官功能状态等等,病人服药后还要动态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时调整。
  在为病人选择药物时,医生通常要求病人做肝功、肾功、尿常规等检查,许多人不理解。陈玉国说,检查的目的正是对肝肾功能作出评估,以合理选择用药及剂量。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有的人觉得,每天吃降压药,对身体的副作用太大,于是血压高了吃,低了就不吃,今天吃明天不吃。还有的病人根据自我感觉服药,不舒服的感觉消失就马上停药。
  陈玉国说,这是最糟糕的状态,血压大幅上下波动,更容易导致脑血管意外等急性事件,“降血压是硬道理,这一点对任何人都通用,不过降压目标未必就是140,有的病人已经适应了150、160的水平,比如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经医生评估风险较小,也是可以的。”
  作为中医专家,薛一涛主张中西医结合治疗,但因为副作用而抛弃降压药物,肯定是不科学的。他认为,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治疗,通过调肝、补肾,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在降压上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二级以上的高血压,必须坚持规律地服用降压药物。
  “药物都有副作用,关键看使用后是否利大于弊,如果不服降压药,血压升高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将更严重。”薛一涛打了个比方,饭吃多了也伤胃,但也不能不吃,关键还是要科学适量。
  “其实,服用降压药物只是高血压管理中的一环。”陈玉国说,我省高血压多发与山东人口味重,饮食偏咸、偏油腻,性格风风火火、脾气大等因素有关。目前,国际上强调的是对高血压进行管理而非单纯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管理方面,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治疗或高血压病管理的基础,同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长期管理控制好血压水平,并不断监测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功能,正确指导高血压患者生活、服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