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键盘手工作三天起步价“五位数”
《我是歌手》为何给“T型人才”开出天价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键盘手杨阳。
     上一期《我是歌手》梁翘柏团队成员杨阳一串solo嗨翻全场。从《我是歌手》第四季开始,梁翘柏每期都会介绍一位团队成员。见惯了舞台上星光熠熠的歌手,豪华幕后团队就显得更加神秘。
  在中国影视娱乐业风口期,除了承担“水电气”基础工作的技工越来越抢手,像杨阳这样的高配“零部件”更是尖货。业内人士称,像杨阳这样的大牌键盘手,在《我是歌手4》一期节目拿到的薪资,起步价是5位数,这个价码比去年涨了一倍。
  本报记者 任磊磊
 
今年薪酬比去年涨一倍
  这一季《我是歌手》增加了对幕后人员的曝光。细数搜索下来,每一位登陆《我是歌手》舞台的幕后团队人员其实都是行业顶尖水平。
  比如上一期被梁翘柏介绍的其团队键盘手杨阳,就给各位大咖编过曲,张惠妹《你是爱我的》、杨丞琳《任意门》、张靓颖《就这样好了》、弦子《舍不得》等。刚刚播毕的刘恺威、郑爽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片尾曲编曲也是出自杨阳之手。
  这样的音乐人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能拿到多少薪水?
  业内人士透露,像杨阳这样的水平,上一期节目酬劳至少五位数。杨阳称,行业对演出价格都是保密的,不方便透露。“像《我是歌手》这种综艺类现象级产品,请的幕后音乐人都是行业最顶尖的。”
  杨阳是梁翘柏团队的几位键盘手之一,参与过两届《我是歌手》录制,参与过《中国好声音》全国巡演和很多大咖歌手的音乐伴奏。今年她参与《我是歌手》录制的薪酬,比上一期涨了一倍。
  杨阳身价看涨得益于幕后大老板梁翘柏。由于娱乐产业发展迅猛,对优质音乐人资源达到了渴求程度,梁翘柏公司收到的工作邀请太多,团队只能选取行业内最优质的节目资源和最顶尖的歌手合作。
  再看杨阳的行程表:每周二从北京飞到长沙,当晚拿到节目组歌单,然后开始做功课。周三,直接开始进棚排练,每个歌手一个小时排练时间,她要在这一个小时里配合歌手完成自己的工作。周四节目录制,周五播出。对一个键盘手来说,基本功要求非常高,另外还要对每一首歌非常熟悉。
超级内容时代的人才高配
  柠檬影业CEO苏晓认为,现在的娱乐产业进入了大IP、超级内容的时代。那些高投入高质量高收视(流量)的我们称之为超级内容。超级内容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渴求。
  根据帕累托“二八定律”,行业中20%的利润占据了80%的利润和资源。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第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在行业中是价值最大的品牌,因此好的资源都流向了这些强势品牌。
  以内地音乐类综艺节目为例,行业中称得上大IP,能和《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相提并论的节目不超过三档。《我是歌手》每年冠名权都在上涨,第三季冠名费达到了3亿元,比第二季增长了50%。而到了第四季,伊利以打包的方式投11亿元获得《我是歌手4》及《爸爸去哪儿4》的双冠名权。以《我是歌手4》5亿价码来算,冠名费涨了67%。这还不包括插播广告的收益。另一档同类型的节目《中国好声音》同样如此,其第一季冠名费是6000万、第二季2亿、第三季2.5亿。
  2015年,超级内容的头牌效应愈发明显。苏晓称,这也是当下好莱坞的赚钱规则,2015年北美上映900多部电影创造111亿美元票房,5部大片贡献了22%,真正主导市场的一定是《星球大战》这样的大制作和系列电影。
  超级内容催高了行业门槛。苏晓说,超级内容主导市场,超级内容趋势使得大IP越来越贵,一线艺人越来越贵,视觉制作越来越贵,营销投入也越来越贵,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像杨阳这样的稀缺资源身价也越发昂贵。
被争抢的“T型人才”
  像杨阳这样既能写歌还能编曲、混音、弹乐器的人才,是如今人力资源市场炙手可热的“T型人才”。
  T型人才的“|”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集深与博于一身,34岁的杨阳就是典型的“T型人才”。
  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李天田认为,过去,我们的组织和领导者对人的关注重点,总是专业发展、纵深培养。但是,在新兴组织中,在新兴市场上,往往是跨界能力更重要,也就是“T型”的这个横线,专业纵深也许是公司内部可以不断训练的,但是横向的跨界混搭、整合资源的能力,应该是在一个人进入公司之前就形成的能力和习惯。
  这也符合“结构洞”原理:社会网络越复杂、创新的压力越大,处于结构洞中的那些跨界型、连接型的人,就越有价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