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小广告须形成执法合力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帅 

  随着天气转暖,各行各业又开始躁动起来,卖房的、卖车的、理财的……甚至代办各类证书的,都已按捺不住纷纷开始新一轮的广告攻势,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广告传单满天飞。笔者最近换了一处邻近城区中心的办公地点,每天下班开车回家前的头件事就是清理被塞到车上的小广告,被搞得不胜其烦。肯定有车主和笔者一样经常会遭遇这种情况,在长清城区不管把车停在哪,车窗缝、门把手或雨刮器上总会被塞上杂七杂八的小广告,让人反感至极但又无可奈何。
  这小广告虽小可麻烦大。首先是坑车,让车主“破财”。一张广告卡片若不慎掉进车窗缝里,极易导致升降器发生故障,车窗被卡后无法正常升降,不花个几百块钱别想修好,这让不幸中招的车主很是郁闷。其次是破坏环境,影响市容。很多车主对广告的内容根本不感兴趣,被塞进车内的小广告很快又被随手一扔变成垃圾,不仅浪费资源,还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无形中加大了城市保洁人员的工作强度,费事又费力。再次是虚假广告,骗人钱财。一些小广告虚假宣传涉嫌违法,还可能有骗子夹杂其中,一旦信以为真,无疑会给人们生活及社会秩序带来危害。特别是像“包小姐”之类的色情广告如果被车内的未成年人看到,既让身边的大人感到尴尬,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坏影响。
  小广告散发人员如今已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有趁车主不在时他们才敢行动,如做贼一般,很难得到社会认可。去年9月实施的新版《广告法》明确规定,这种随意向他人车辆投递小广告的行为属于违法,执法部门可对散发广告的单位或个人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即便如此,各类小广告依然如牛皮癣般在长清城区随处可见。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在商家看来,散发小广告简单易行,制作成本低,是条低投入高回报的路子,加上自身的环保、法律等公共意识淡薄,不认为此举有啥不妥,因此不少商家一直采用这种广告手段。其二,执法部门各自为战,治理效果有限。散发小广告存在多方面违规,可能涉及工商、质监、环保、公安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协作,只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监管查处,难以形成执法合力,最终造成“多个部门管,但都管不好”的尴尬局面。
  目前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长清城区小广告泛滥这一顽疾,亟须各执法部门共同建立一套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以新版《广告法》为基础,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联动,从源头上规制此类乱象。特别是工商部门须顺藤摸瓜,根据广告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严厉处罚幕后商家,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各商家也要及时转变经营方式,必须意识到像散发小广告这种宣传手段并不靠谱,不仅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反而让人对其产品或服务感到厌烦,往往会适得其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