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拆迁房”折射投机心理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勇

  自从济南轻轨规划设计以来,长清区一些沿线涉及的村庄就开始躁动。经过长清区刘长山路延长线的市民都能看到,靠近京台高速与紫薇路交口的路东侧有个百突泉村。听闻风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儿的村民纷纷加盖自家房屋。(见齐鲁晚报3月18日E03版报道)
  “速生拆迁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想必热衷于此的老百姓不会不知道。既然心知肚明,为什么还要不惜成本地疯狂建设?常言道,“无利不起早”,如果无利可图,谁都不会傻到干这种“赔本的买卖”。当地老百姓之所以毫无顾忌地加盖房屋,催生一批毫无实用价值的临时性建筑,无非是有自己的小九九,打好了如意算盘,妄图通过此举收获不菲的拆迁补偿。“速生拆迁房”的背后,折射的无疑是老百姓的投机心理。
  众所周知,政府因城市规划与工程建设依法征收土地并对迁移居民进行实物或现金的适当补偿理所必然。但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职能部门赔偿工作过程中出现诸多乱象也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某地要搞开发,居民要迁移,政府的正式文告还没有发布,居民们就已经闻风而动了。为了多获得一点补偿,不惜违规加班加点地加盖房屋。农民的土地要被征收,打听到消息的,立马抢种苗木,奢望在与政府讨价还价的回合中能够多获得一点额外的补偿资金。
  老百姓希望多收获一点补偿款,做法虽然欠妥而且可笑,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却值得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细细反思与玩味。长期以来,全国各地的拆迁补偿工作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补偿错位。因为老百姓与政府部门消息源的不对称性,老百姓的知情权多被处于弱化或忽视之中。而“钉子户”的产生也与补偿乱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闹多补偿,小闹小补偿,不闹少补偿。”总之,公权力部门没有严格依据国家规定办事,造就了百姓的心理失衡。多数百姓事前加盖建筑物或者抢种苗木的做法,就是希望用这种看似和平的手段获得更多的补偿。
  百姓的这种做法有失偏颇,但是,不透明的制度、没有在阳光下操作的执行程序也难辞其咎。因此,对于拆迁补偿工作,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一要事先做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百姓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只有心里透亮,百姓才能够明辨是非、依法行事。再一个就是,相关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绝不营私舞弊滋生腐败行为,力求取信于民,公开公正公平地予以补偿。只有让百姓相信你,公权力部门才会具备公信力,拆迁补偿工作才会有序进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