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诗词中的春“意”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一直喜欢李清照的诗词,总是在闲暇之时拜读她的词作。
  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文选评》一书,陈祖美老师选用了四十二首诗词,从李清照十六岁离开原籍到汴京,“学诗三十年”为起点,将她与诗词为伴的人生划分为多个阶段,其中惜春及伤春等有关的诗词共有十五首,仅《生死离别和流寓浙东(1129-1131年)》部分的四首诗词没有显现。可见李清照在待字闺中、婚后株连、夫妻分居、南渡及避难等经历喜与悲的人生过程中,借用春的景象反衬内心。

  □刘曰章

汴京待字和合卺初嫁
  九首诗词中六首与春有关。其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位少妇还倦卧在床上,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春光怎么了?侍女对她说“海棠依旧”。表达了李清照惜花伤春的感受,从睹物思人的角度看,不妨也是对自己青春娇容的怜惜之情。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中:“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透过窗子看去,小院春色已深,珠帘还未卷起,闺房中幽暗阴沉,女主人弹着琴来排遣离愁。远处的山峦飘起云霓,太阳快要落下山去,清风吹拂着细雨来临,吹落了满地梨花是多么让人伤感。上阙怀人,下阙伤春,表达出了女主人独处之身的孤寂心情。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中:“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从春天卖花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将要开放的梅花。表现出了女主人对春天花朵的喜爱,更是对其容颜及爱情的欲求。
汴京泣别和党争株连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写道:“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女主人用春天红艳艳竞相绽放的梅花来咏物言志,把春梅作为朋友向它吐露心声。上阙写红梅的色香,以梅自喻,来打动男主的心。下阙写女主人的相思之苦,急切地盼望着男主能够快快归来,一起饮酒赏梅,充满无限爱意。其主旨就是女主人面对党争株连的形势,朝不保夕,借用红梅以关切未来的命运并发出自身摆脱祸患的感慨。
重返汴京和婕妤初叹
  三首诗词中的两首写到了对美好春天的“希冀”。《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中:“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从上阙含蓄的诗词中可以看出早春的景象万千,春草青青、红梅绽放,但一个“长门”(冷宫)表现出了女主人的寂寞愁苦。下一句的“留晓梦”更是隐含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而下阙中比较直率的以物言情,直抒胸臆。女主人已经辜负了三个春天的大好时光,今年这个春天在梅花还未完全开遍的时候,回到离别两年的丈夫身边,好好地度过这个美好的春天。文末的一句“著意过今春”,表达出了内心期盼已久的美好愿望。
  《满庭芳(小阁藏春)》中:开头一句“小阁藏春”就点明了季节,意为春天来到了人间,来到了庭院,来到了闺楼。但“藏春”一词意味深长,哀叹到处是春满园,而唯独楼内好像是别有一样,与外面的世界隔绝。隐喻女主人有着抑郁惆怅的情怀,似乎在埋怨丈夫为何还不到身边来。
屏居青州期间
  四首诗词中的两首写到了与春关联的词句。《念奴娇(萧条庭院)》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前一句说明在寒食前,暗示春天惹人宠爱的柳色、娇艳的花枝,本来是喜气的,而女主人却说是种种恼人的天气。后一句道出楼上几日春寒,四面帘布低垂,女主人懒洋洋地倚着栏杆。其背景应该是丈夫离开女主人和诸友四处游山玩水未归之时,道出了其内心的郁闷和孤独。
  《点绛唇(寂寞深闺)》中:“惜春春去。”这首词应该说与上首是相合的,背景基本差不多。此时的惜春就是希望丈夫能够理解女主人的心情,多些陪伴,少些寂寞,夫妻感情不要像风雨吹落春华一样遭受挫折。或许女主人不好直接明讲,而通过诗词来暗示,传达出内心的期盼。
莱州寻夫的前前后后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冬去春来,雨暖风晴,柳萌梅绽,一派大好春光景象,同时反映了女主人心情的喜悦。当然,后面的词句转折变化太大,折射出了女主人美景无心赏,独自暗伤。
“人老建康城”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中:“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早春风柔,日光淡薄,天气和煦,乍换春装,女主人心情非常非常好。一觉醒来,略觉寒意,插在鬓发上的梅花都已经凋落。丹心依旧,乡愁悠悠。
  从绍兴到杭州,再嫁离异及其他
  《春残》的首句用“春残”(暮春时节)来表达女主人的思乡之情,其深层意思就是对亡夫的怀念加重了自己的思乡情怀。全文只有四句,其缘由就是在1132年,李清照从绍兴来到杭州。是年春节患病,病中愈加思念赵明诚。想起夫妻曾经相互温存的美好时光,而现在独居寂寞,有病也无人体贴,思乡之情日益增加。
避难金华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明示春晚时节,而实际含义是表达了女主人内心的凄惨。丈夫去世,又遭受了与小人张汝舟的一段婚姻纠葛,其心里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越发思念与赵明诚曾经的恩爱之情。
定居临安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中:“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前面是女主人有情有景的描述,中间点出来用笛子吹奏美好的曲子《梅花三弄》,悠扬的笛声动人心弦,惊破梅心(预示着春天来临),带来了多少春天美好的景致。看似女主人心欢享受,内心激情亢奋,实际却是用此番美好的愿景表达了更加思念令人难忘的夫妻深情。
  当然以上并不是李清照与“春”有关的全部诗词,有的还未录入(如:《怨王孙》(帝里春晚)等),但陈老师收入的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李清照诗词中的“春”意大都是以惜春、伤春为主,以景带情,有情入心,借以抒发出内心的孤寂或哀怨。可见李清照虽然有着豪放的性格,也有着高于一般人的眼界和聪慧,但因其处在纷乱的年代、争斗的环境及所经历的悲惨境遇,非一般人所承受得起。
  李清照有着短暂欢愉的童少年时代,也有着婚后短暂的夫妻愉悦时光,但多数时候还是小悲与大悲附身或叠加的,用女强人(生活的强者,关键是内心的强大)确实不为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