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曝光15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聊城11批次
聊城两饭店水产品中检出致癌物
2016年03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3月24日讯(记者 焦守广) 3月23日,山东省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抽检通告,公布159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聊城两家饭店的水产品中分别检出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代谢物超标,而这两种物质均有致癌作用,为禁用药。 
  根据抽检计划安排,近期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了餐饮服务环节监督抽检,抽检品种是与群众日常消费关系密切、消费量大的生畜肉、蔬菜、植物油、水产品等13类食品及相关产品。共抽检样品2192批次,检出159批次样品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为:茌平县汉丽轩烤肉店抽检的熟虾,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超标;聊城一利海滩餐饮有限公司抽检的海鲈鱼、内酯豆腐,分别检出氯霉素、苯甲酸超标;聊城昌润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抽检的虾米,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超标;茌平县实验中学餐厅抽检的长香丝(酱腌菜),检出苯甲酸超标;聊城正泰房地产集团正泰东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抽检的红油酱菜,检出苯甲酸超标;茌平正泰国际宾馆有限公司抽检的北极源酱菜,检出苯甲酸、甜蜜素超标;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天禾生态园抽检的花卷,检出铝的残留量超标;聊城市御润财富大酒店有限公司抽检的内酯豆腐,检出苯甲酸超标;聊城市东昌府区老辈宰坊王桐小肥牛快餐店抽检的豆腐,检出苯甲酸超标;聊城高新区九州万龙驴肉店抽检的豆腐皮,检出苯甲酸超标。 
  据了解,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由于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我国在2002年3月由农业部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中将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列为禁用药。 
  另外不少食品中苯甲酸超标成为“通病”,作为防腐剂添加进食品中,长期或大量服用苯甲酸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国家对食品中的苯甲酸含量有明确要求,但部分食品生产厂家为提高食品保质期会私自提高苯甲酸含量。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抽样场所所在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已责令企业及时采取下架等相关措施,并依法进行处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