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泡”出来的直播怎能不疯狂
文化部查处26个网络平台,1.6万表演者被处理
2016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网友:“你穿的这个是睡衣吗?”papi酱:“什么意思,大家是想看我宽衣解带吗?”11日晚,papi酱直播,各大直播平台上在线观看人数2000万+。这只是直播时代一个小小的插曲。2016年,直播开始步入全民时代,而火热的直播平台背后,是资本的疯狂,更混合着色情、暴力、侵权等问题。
  斗鱼、六间房被查处
1502表演者遭解约

  文化部12日公布了对一批网络表演平台的查处结果,26个网络表演平台被查处。
  据文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6个省(市)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近期对各类网络表演平台进行了检查,并与网络表演平台自查自纠相结合,对网络表演内容进行集中清理。
  据文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集中清理,各大网络表演平台共关闭严重违规表演房间4313间,整改违规表演房间15795间。
  这次查处的直播平台和表演者中不少涉及淫秽、色情内容,而这正是目前直播中的主要乱象之一。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也是这次查处的重点。在部分直播平台上,飙车、吃灯泡、吃蛆虫、嘴咬几十支正在燃烧的香烟等搞怪直播内容不时出现。
  据文化部12日发布的查处结果,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经营单位因提供含有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和危害社会公德等违法违规内容被查处。同时,不少主播和表演者受到查处,共解约严重违规网络表演者1502人,处理违规网络表演者16881人。
  据记者调查,除了色情、暴力等因素外,直播过程中的侵权问题也屡屡被诟病。去年斗鱼未经授权直播了2015年DOTA2亚洲邀请赛,被法院判定需赔偿相关公司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此外,一些视频网站将街景、商场购物人群作为直播对象,甚至还有打着“大学美女必经之路”旗号的直播频道。济南市民李洋说,“很多人都介意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公共场所直播难道没人管吗?”
直播高校调戏女生
平台法律顾问来支持

  巨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越黄越暴力越出名,打赏越多”的现象,让一些网络主播不惜直播色情、暴力甚至制造各种闹剧,费尽心思出名。
  山东一名叫“可可”的女主播,在某直播平台上的粉丝数量已超过百万。粉丝用网络虚拟的鲜花、棒棒糖、钻戒、豪华邮轮等礼物给她打赏,“可可”还通过开通会员、加微信号和网友合照等多种方式获得额外收入。“有的狂热的粉丝会根据表演情况,连续送出每组1314个礼物,其中一个礼物0.1元至十余元不等,一组1314个就得上百元至上千元。
  据了解,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分成模式,有的平台主播能得到三成,有的则能拿到五成,有的平台还会根据营收不同,设置相应的分成比例。
  此外,除了直接打赏分成,主播参加粉丝邀请的各类活动、网店销售商品、直播时推送广告等方式都可获得收入,不少“网红”推一条广告的报价都超过10万元。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估计今年红人产业产值接近580亿元,已远超去年全国440亿元的电影总票房。
  一些直播平台为增加收入,提高平台知名度、活跃度及流量,纵容各类色情、暴力内容的传播。此前某平台主播直播去某高校调戏女生过程,并且还直播到洗浴中心“钓鱼”引诱性交易等内容,不仅没有被平台禁播,还获得了平台法律顾问等方面的支持。
  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也引来了资本的疯狂,各类直播平台正成为投资“风口”。去年底以来,微吼、映客等不少直播平台获得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融资。今年3月15日,直播平台斗鱼TV获得腾讯、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1亿美元B轮融资。
“无聊经济”
不能变成“无耻经济”

  2016年,可谓网络直播商业化真正起步的元年。它革新了很多人的娱乐方式,把围观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它改变了普通人一夜成名的“玩法”,为发家致富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对于主播来说,虚拟环境下的互动,能够获得更多的打赏和礼物,这都是主播们的收入。对于粉丝来说,能够在直播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更为重要的是,在看似无聊的直播内容中,却往往会给“有心者”带来更多的商机回报。
  不仅仅是普通人热衷于直播平台,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等企业大咖也曝光在镜头前……巨大的商机诱惑下,直播平台的火爆也就不难想象。
  当下的直播平台,不过是商机刺激下的产物,缺乏有序规范的运营环境,任由直播平台肆意发展下去,直播所呈现出的火爆注定只是虚热与放大的泡沫。
  尤其是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过程中添入色情、暴力内容,让无聊的直播变得无耻,毫无下限。
  一些文化执法人员表示,对于违规网络直播的查处也存在困难。据了解,目前文化部门监管网络直播主要靠随机巡查和群众举报,直播平台需自审自查,对直播内容负责。但部分直播平台管理人员表示,近千个直播同时在线,常常难以无缝监控。
  主播等表演者对网络直播的内容负有最直接的责任,部分专家认为,应建立完善主播等表演者“黑名单”制度,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起到有效震慑警示作用。同时,应对网络主播实行身份认证等实名制措施,做到来源可查、责任可究。
   据新华社、南方日报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