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免费公交”缓解修路阵痛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评论员 娄士强

  河北省廊坊市近日发布通知称,从8月7日起截止到9月1日,该市市区范围内所有公交车全部免费乘坐。原来,廊坊市正在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市区多条道路受施工影响出现部分断交的现象,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就有了免费的公交。
  热力维修配套免费公交,这还真是项新鲜举措。在经济杠杆也就是出行成本的诱导之下,若是真能让一部分人由日常的私家车出行改为乘坐公交,道路施工给市民带来的痛感想必会减轻许多。类似热力改造这样的市政工程,着眼的是城市的长远利益,施工期间的道路出行条件,则集中反映了市民的短期感受,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短期让步于长期是必要的牺牲,可如何减轻牺牲带来的痛感,换来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仍是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不能忽略的课题。
  廊坊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由于当初规划建设缺乏预见性,或是相关设施的修建不达标,很多城市都有欠账要补,先进的综合管廊建设、科学的道路网络铺设等,不一而足。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的集中,欠账给城市发展造成的阻碍越发明显,相当一部分靠小修小补也已不起作用了。该还的账要还,该补的课要补,要想跳出温水煮青蛙的悲剧结局,城市的决策者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有作为总比碌碌无为更值得点赞。同时需要考虑的是,要在已有的城市设施基础上破土动工,必然要打破现有的城市状态,这难免会让部分市民短期内利益受损。
  一个是长期利益,一个是短期感受,从伦理上讲自然是后者服从于前者,只不过,短期痛感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要求利益受损的人都“心甘情愿”未免有些理想化了,尤其很多时候,相对大局而言的局部牺牲是个体所不能承受的。就拿道路封闭或半封闭施工来说,附近居民出行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上升还只是“小事”,沿路的商铺客源锐减、入不敷出,破坏力则是毁灭性的。换句话说,即便有“觉悟”,现实的困难也是客观存在,于是,城市道路施工明明是好事,却常常招来民间的不满之声,这就是现实困难在舆论场上的反映。
  担心引发怨言就裹足不前,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但对民众的不满置之不理,也是不足取的,这就需要城市决策者在着眼大局的基础上,也配套为利益受损群体开一些“镇痛”的方子,而不是把服从大局的压力都加诸在他们身上。廊坊用免费公交配套热力维修,就是这样的思路,既然道路资源紧张,那就由政府提供成本更低的出行选择,更何况,考虑到道路拥堵造成的时间成本、能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在公交出行上增加投入也是划算的。当然,经济上成本收益的考量是次要的,关键是免费公交体现了当地官方是了解民间疾苦的。
  受损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决策者的诚恳态度也让市民有所感受,有助于民间舆论由不满转向支持,这对城市还欠账的大局是有好处的。当然,未必只有降低公交出行成本这一条路,对于受损情况不同的群体也要有更为精细的安排,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当短期利益让步于长远利益时,要有相应的成本分担机制适时推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