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巴铁背后的P2P身影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余丰慧

  这两天“巴铁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把巴铁项目以及企业与设计者、投资者置于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说,这个颇具想象力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的综合试验现场进行了实验。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介绍,巴铁1号试验车为一节车厢,车长22米,宽7.8米,高4.8米,额定载客数为300人。“巴铁”,是一种横跨两条街道,行驶在小轿车头顶上的大型“立体巴士”,一经推出,受够了早也堵、晚也堵的人们,自然是喜闻乐见、拍手叫好。
  不过,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响彻云霄,诸多主流媒体都发出了质疑声。据报道,“巴铁”这次幕后的资本推手是一个叫“华赢集团”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这家公司与打造立体快巴的巴铁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媒体披露,目前巴铁科技公司的投资方华赢集团正进行私募基金募集。更加令人不解的是,项目投资企业与理财平台的“华赢集团”的老总是同一个人,许诺给投资者回报为10%-13%。
  现在尚不能妄加猜测借助巴铁项目利用P2P方式、以高息为诱饵大肆非法集资,但是仅从项目本身来看,以巴铁项目为标的采取网贷平台募集资金方式是十分不合适的。以对项目的简单了解看,所有互联网金融现有产品都不适合巴铁项目筹集与募集资金方式。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网贷、众筹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等方式,绝大多数只适用于传统成形规范化的理财投资项目,以及适用于短期固定或者有限浮动收益的短平快投资项目。
  然而,巴铁项目是风险很大的创新性大项目,这一项目最少有两个特点:一是项目风险大,科研创新含量极高,成功与失败的不确定性强;二是项目周期非常长、项目自身规模很大。这样的项目决定了筹集募集资金的手段只能有一种方式,就是风险投资,即VC。以笔者看,巴铁项目连私募股权投资方式的PE都不适合。监管部门应该对巴铁项目背后的大规模P2P网贷融资方式风险予以提示,提醒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不要涉及这类项目。同时,必须查清巴铁项目公司是否借助此项目公开募集资金,是否有利用互联网金融P2P方式集资等行为。
  在P2P正处在风口浪尖时,巴铁项目被曝出此类募集资金行为,对所有投资者都是一个警示。在金融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所有投资者都要学习一点金融知识,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以防止被高息承诺而诱骗,被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声势浩大的轰炸式推介所迷惑,把自己的血汗钱拱手送给“骗子”并且还帮助骗子数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