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有空白,问题留给谁解决
2016年08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4日本报C05版报道了富翔天地一顶楼业主对房屋动“大手术”,连承重墙都砸了,引得楼下邻居睡不着觉,城管执法部门已下发了停工整改通知。在济南,类似的“装修先砸墙”的野蛮装修行为并不鲜见。对此,理论上多个部门都可以进行监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并没有明确的监管责任,因此成了监管盲区。类似的监管真空地带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对此您怎么看?

  装修牵扯公共利益
任性而为隐患大

  @钟倩:在装配式建筑尚未覆盖的今天,遏制野蛮装修的黑手,要补齐监管短板,更要明确各方责任。不少居民违规装修,大都是闭门作业,觉得这是家事,执法难是不争的事实,加之责任归属不清,就会陷入管理困境。因此,相关部门应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并联合城管、社区等齐抓共管,倒逼居民自觉。签订诚信协议书、启用从业黑名单制度,也能起到很好的源头约束与积极干预作用。用问责和监管为野蛮装修上个金箍,唯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程绍德:眼下一些房屋装修改造远远超出了优化内外部环境的范畴,任意拆改墙体、随意改变房屋结构、胡乱改造上下水系统等“先破坏,后装修”的行为十分普遍,不但削弱了房屋结构的安全性,也损害了其他住户的利益,破坏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延吉市原白马江大楼业主由于违章对大楼内部结构进行改造,结果就导致大楼倒塌,造成5人死亡、8人受伤的悲剧。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还需要有关部门严格监督、加强执法,让野蛮装修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埋单。
职责不清有漏洞
“没人管”更得有人管

  @微微:“挖壁打洞”、“私搭乱建”、“掘地三尺”……屡禁不止的野蛮装修,表面看来,只在自己家进行,无关他人,事实上,这种行为不仅给自家房屋埋下了隐患,也危害了左邻右舍的居住安全。野蛮装修行为其实是有地方条例约束的,但大多数市民并不了解,而且因为责任认定、处罚措施等方面的缺失而屡禁不止。同时,职能部门执法不严、行动延缓,公众利益让位于私人利益就在所难免了。理清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完善楼房装修的申报审批流程,建立长效管理和装修监管机制,畅通违法违规装修举报渠道等,是摆在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急需回答的考题。同时,每位住户都要认识到安全不是儿戏,时刻绷紧安全弦。
  @王萧伟:野蛮装修的管理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往往一个部门“管”了不算,不愿管。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管,那么齐抓共管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从自己做起,在管好分内之事的同时,协助相关部门抓工作,才能形成“管事”的合力。其实,各个部门分工各有不同,偶有“管不了”的事实属正常,但至少可以告诉群众谁“管得了”,引导群众找准“能管事”的部门,如果没有一个部门能出面解决的话,那显然是机制本身存在漏洞,应该尽快弥补,而不是任由一些老大难问题自生自灭,让老百姓喊了一年又一年。面对群众合理诉求,不说“我不管”、“管不了”,多说“我来管”、“我会管”,只有这样,才能把难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