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抗癌明星分享会——肺癌专场举行
把癌症等同于死亡是落后观念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观众仔细聆听抗癌斗士的经验。 本报记者 陈晓丽 摄
     28日下午两点半,在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齐鲁晚报与山东省抗癌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场抗癌明星分享会——肺癌专场正式举行,两名抗癌明星分享了战胜肺癌的经验,两百余名读者参加分享会。

  本报记者 陈晓丽     

战胜癌症
离不开家人照顾

  69岁的李殿民已经成功战胜肺癌15年了,“当时有一次感冒了,打了一个星期吊瓶还没退烧,进一步检查被确诊为低分化鳞状细胞肺癌。”
  很快,李殿民便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的肺部肿瘤大些的像拳头,小的只有花生米那么大,“切下来了一小盆”,手术非常成功。随后,李殿民继续进行了6次化疗和介入治疗,也服用中药。
  在中药配方中,李殿民发现有蜈蚣和蝎子,“老伴每天用微波炉烤着让我吃。”听说地瓜能抗癌,李殿民也吃了很多地瓜。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早上七点半,李殿民准时出门跳交谊舞,每天跳两个小时,认真得甚至有些顽固,“正是坚持锻炼把我从癌症情绪中拉了出来。”
  在肺癌患者中,刘辉也许是最不幸的,6年前患上未分化型小细胞肺癌,属于“恶性中的恶性”。然而,刘辉也是幸运的,虽然没有手术机会,通过6次化疗和28次放疗,成功击退了肿瘤。随后的10次预防性放疗后,肿瘤终于完全消失。
  刘辉说,老伴的陪伴给了她巨大的信心,“刚出院一年的时间,老伴寸步不离地照顾。”平时饮食上,特意多吃了不少香菇、芦笋和地瓜,每年坚持复查4次。
戒烟对防治肺癌
有重要意义

  “自2000年起,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因中的第一位,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像高血压一样成为常见病。”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十病区主任邢力刚表示,癌症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把癌症等同于死亡已经是十分落后的观念。
  对抗癌症,首先要做到积极预防、早诊早治。吸烟者,尤其是年龄≥45岁、吸烟指数>400(每天20支,吸20年)的男性,环境污染,肺结核、矽肺、尘肺等慢性肺部疾病人群都是肺癌的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戒烟可以防止90%的肺癌发生,一定要戒烟。”邢力刚强调,即便已经患有肺癌,戒烟对于提高疗效、降低第二原发肿瘤及其他肿瘤的概率都有重要意义。
历下区已开展
重大疾病筛查项目

  早诊早治是防治肿瘤的关键,因此,重大疾病筛查具有很大的医学和社会意义。自2015年开始,济南市历下区启动了重大疾病筛查项目,对40-69岁的历下区户籍居民进行免费胃镜、肠镜、肺部CT、双腺彩超等筛查,历下区人民医院承担此项筛查工作。
  据历下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杨新平介绍,2016年上半年筛查结果显示,胃镜发现恶性肿瘤3例、癌前病变1例;肠镜发现恶性肿瘤2例,癌前病变5例;肺部CT发现肺癌2例、高度可疑28例;甲状腺彩超发现占位性病变4例、需要进一步明确检查的142例;乳腺占位性病变3例、需进一步明确检查的72例。
  分享会结束后,两名抗癌明星和专家被听众团团围住,咨询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并交换联系电话。接下来,抗癌明星分享会将走进更多医院、社区和药厂,组织多场活动,分病种为更多患者带来具有针对性的经验分享。
房颤莫大意 中风几率增5倍
  本报9月28日讯(记者 孔雨童) 9月25日是“世界心脏日”,专家提醒,房颤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其中,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
  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宋尚明教授介绍,“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卒中风险测评、坚持正确用药、坚持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
  专家介绍,过去几十年中,临床上常用的传统抗凝药是华法林,但华法林由于剂量个体差异大,存在较多的药物和药物、药物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病人需频繁去医院抽血监测抗凝效果,非常麻烦。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出现,让“简便抗凝治疗”方案成为现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