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玲
勇于担当的社区“小巷总理”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年是李玲担任梁北社区居委会主任的第五个年头。五年的时间,她亲眼目睹了社区的成长,五载的春秋,她亲手改变了社区的模样。五年里,她有欢笑,五年中,她有泪水,但是无论受过了多少褒奖,历经了多少风雨,李玲从事社区工作的初心没有变化。
  本报记者 朱文龙
实习生 任晓梅

  不辞辛劳,小区供上了双气
  李玲记得,她刚来梁北的时候,这个小区既没有天然气,也没有暖气,基础设施很差。居民烧饭烧水麻烦不说,一到冬天,各家各户冻得哆哆嗦嗦,让人觉得十分不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有十几年社区工作经验的李玲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双气。她和几名楼长跑上跑下,终于在2011年10月份将天然气开通了,取得了工作的开门红。
  看着天然气开通了,梁北社区的居民知道来了一位干实事的“小巷总理”,对李玲主任的称颂不绝于耳。但是李玲却没有因取得的小小成就而骄傲,她知道,接下来的暖气改造才是一场艰苦的战役。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暖气铺设需要开挖管道,在线路上,正好有许多小区常年存在的大量违章建筑。这些违章建筑可不是路边随便搭的棚子,里面有的住人,有的当仓库出租,一些居民因此而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收益,要拆迁他们的“命根子”,无异于在肉中拔针,骨里除刺。李玲以往的工作经验告诉自己,这个事情不好做。
  “做社区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担当’。”这是李玲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想着冬天居民的困苦模样,勇于担当的李玲向这些违章建筑下手了。正好此时,济南在全市开始了“创城”的活动,李玲便借着这股东风,将两项工作合二为一,借着政策扶持,开始大张旗鼓地改造社区面貌。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2014年5月底到6月底的一个月时间里,李玲几乎天天吃住在居委会,晚上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总共930户,光违章建筑就拆了430多间”,李玲笑着说,“好在经过大家的努力,当年的12月份小区就实现了全面供暖。”
  将心换心,她把居民当家人
  众所周知,社区工作不好做,老旧社区的社区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李玲在梁北社区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个观点。还是在安装暖气的期间,需要大量拆除违章建筑,但是由于建筑垃圾没有合适的场地收容,被闲置在地上,因而引起了许多居民的不满。2014年9月份,冲突终于爆发。李玲记得那是一场大雨过后,雨水顺着建筑垃圾,大量流入一户低楼层居民的屋内,那户居民去居委会讨要说法,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打出“罢免李玲”“李玲下台”的横幅。让李玲哭笑不得。
  尽管被误解,李玲还是坚持以真心换真心。“大部分居民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理解的,你把他们当家人,他们自然也会信任你。”
  2011年8月的一个傍晚,70多岁的王希英敲响了李玲家的门。王希英和五十多岁的女儿在一起生活,女儿双目失明,患有癌症,母女俩靠低保勉强度日。“她姑娘当时已经快不行了”,李玲赶紧打电话叫救护车,喊人帮忙把病人抬到楼下。“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回到家已经夜里两点了。”李玲帮忙料理完后事,对王希英说,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她,把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五年里,王希英也渐渐习惯了李玲的照料,生活中的琐事也愿意跟李玲聊一聊。“女儿去世五年了,她想去看看,我怕她年纪大了受不了刺激,劝她好好保重身体,等到十年的时候带她去。”李玲说。
  秉持着“担当、负责”和“以真心换真心”的态度,在李玲的带领下,梁北社区获得过“济南市平安和谐社区”的荣誉,李玲本人也荣获“市中区优秀党务工作者”“市中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谈到社区的未来,李玲笑得十分开心,她说:“我想得可好了,现在社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下一步重点在治安、环境等方面多做工作,多搞一些文体活动,拉近大家的距离,最重要的还是平安、和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