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眼中的孔子文化节传播方式变迁
难舍老三样,VR直播魅力难挡
2016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毕永涛在整理孔子文化节稿件。本报记者 黄广华 摄
     全球联合祭孔、海峡两岸同祭孔、孔子教育奖、孔子友谊奖、孔子文化奖、少年孔子奖……孔子文化节的呈现方式在变化、活动内容在提升,影响力在增强,就连传播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虽然那时的传播老三样还在,但赶不上如今的VR直播前卫了。

  那时传播老三样
如今VR直播再增人气

  27日和28日,再次来到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和祭孔大典现场,听到熟悉的祭孔乐舞,毕永涛仍掩不住内心的激动。 
  毕永涛是济宁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联播部主任,他已经连续13年参与孔子文化节报道。
  那是2004年,他第一次被台里派来参加孔子文化节报道。那时候的曲阜,虽然城市容貌不如现在美丽,但他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浓浓神圣感。 
  “那时候还没有现场直播,来得全是常规媒体,影响力也不如现在。”毕永涛回忆说,当时他跟同行们一起报道,单纯地只是将在曲阜、在孔庙发生的画面传播出去。
  国家对文化软实力越来越重视,2005年孔子文化节第一次举行全球联合祭孔,省、市、县级政府有意把这个活动做成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后,孔子文化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来参加活动的嘉宾和孔子后裔们逐年增多。
  全球联合祭孔、海峡两岸同祭孔、孔子教育奖、孔子友谊奖、孔子文化奖、少年孔子奖……主办方尝试用多种方式呈现活动的亮点,以此提升儒学思想的国际影响力。 
  传播方式方面,以往是广播有声、报纸有文图、电视有画面,传播渠道和方式有限。但随着传播方式的转变,今年祭孔大典现场央视科教频道和山东卫视、济宁电视台并机直播,还首次增加了VR直播,报道方式更为前沿,给观众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仅仅做新闻
用镜头传播儒家思想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视察视察曲阜后,孔子文化节的内容也进行升级调整,整个活动的程序更精简,去掉繁文缛节,留下的全是精华。 
  “现在的活动是少而精,持续时间短,更加突出内容焦点,即聚集在传承儒家思想上。”毕永涛说,今年举办的“孔子的世界”、“儒学与当代诚信体系建设研讨会”等等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孔子思想而设立的,形式化的内容逐年减少。 
  连续参与报道13年,毕永涛说,在他看来孔子文化节的呈现方式在变化、活动内容在提升,影响力在增强,就连曲阜城也越来越干净、整洁,越来越具有东方圣城韵味。 
  新闻是历史的草稿。对毕永涛来说,再采访报道孔子文化节,不再是单纯地负责好播出现场画面,而是有意识地通过手中的镜头,用新闻报道的形式来传播儒家思想,如此由外而内,自己的心也更加沉静了。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黄广华 姬生辉 贾凌煜 汪泷 庄子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