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攻坚,提防“不拘小节”
2017年05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当前,济南市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期。为了打赢这场关系济南荣誉和形象的战役,济南市大面积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全力改善市容市貌。这些工作为创城夯实了“硬件”基础,与此相应,市民素质也应该同步提升,避免“短板效应”。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民风淳朴。济南人的厚道和热情,给很多外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与“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相对照,济南市民在公共生活领域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济南城区面积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人融入了济南的城市生活。但是,改变生活习惯远比改变生活环境更艰难。很多市民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依然褪不去“农耕文明”的底色。他们有的喜欢在家门口“赶大集”,有的喜欢在小区绿地里养鸡种菜,有的喜欢在马路边赤膊饮酒,有的喜欢到泉池里“扎猛子”。有人认为这些生活方式是城市里的“烟火气”,充满了人情味,但是以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准观照,这些在公共领域不拘小节的生活习惯又何尝不是一种“乌烟瘴气”。
  无论是“老济南”,还是新市民,都应该明白现代城市生活的美好往往存在于公共领域,只有保持公共领域的规则和秩序不被破坏,城市才会让生活更美好,否则就会变得一团糟。一个小区的混乱,往往从一个私自搭建的储藏间开始;一条马路的混乱,往往从一个乱“伸舌头”的门店开始。济南这些年在市容市貌上之所以攒了这么多历史欠账,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为数不少的市民无视公共规则和公共道德,过得太随心所欲了。
  济南市常住人口已经突破700万,将来要打造成全国的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在乱糟糟的城市环境中是无法实现的。现在,济南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为现在的济南争一个最有含金量的荣誉,更是为未来的济南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当前,济南市的拆违拆临已经势如破竹,打通一批“断头路”的工作正在展开,城市文明的“硬件”迅速升级。与之相比,曾经长期被忽视的市民生活陋习已经成为扎眼的“短板”。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在市民。如果济南市民都能从自身做起,先做文明市民,再创文明社区,像蚂蚁噬骨一样啃掉城市里的种种不文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一定会水到渠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