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家访”成为一场骗局
2017年09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郭元鹏

  据《金陵晚报》报道,眼下正值学生返校和新生报到的高峰时段,也是侵害学校、学生及家庭财产案件的高发期。近日,家住南京市鼓楼区的刘女士报警称,有人冒充新老师家访,在其家中盗窃现金3000元。
  从网络上呈现出的“家访骗局”来看,无外乎两种形式:其一,冒充学校的老师,采取传统家访的形式,到市民家中作案,在市民放松警惕的时候,盗窃物品;其二,以电话家访的方式,索要财物,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校受到照顾,就乖乖掏钱了。
  那么,这种“家访骗局”该如何破解呢?首先,家长要多些警惕心理。老师能够亲自登门家访,对家长来说往往会感觉这是对孩子的重视,因此在打开家庭大门的时候,也就丧失了警惕的心理,给不法人员作案提供了环境。如果家长能够提高警惕,多询问“假老师”一些问题,他们很容易会被识破。
  其次,学校要多与家长互动。“家访骗局”能够成功,说白了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老师不够了解。这就需要学校及时将教师的信息发送给家长,最起码要让家长知道“孩子的老师”叫什么、长什么样子以及班级里有多少老师等。当家长掌握了老师们的真正信息之后,自然就不会被骗了。
  另外,教育部门也要规范家访的程序,让老师养成家访要亮教师资格证的习惯。同时,警方需要加大打击的力度,让那些“冒充老师”的骗子付出惨痛的代价。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正确的心态,切不可为了让孩子得到“特殊照顾”而轻易相信“假老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