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蓝丝带·为急救车让行”活动进行中……
急救车驶来,带娃司机让出“生命通道”
2018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8年9月26日 星期三 编辑:李锡巍 组版:李腾 校对:朱熔均
专题
C07
  本报济宁9月25日讯(见习记者 褚思雨 通讯员 孔祥胜) 9月10日7时42分,济宁市中医院急救站接到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指令:济宁学院附属高中3号楼一位78岁高龄老人在家中呼之不应,陷入昏迷状态。值班驾驶员傅文学、随车医生张锡刚立即冲出值班室,开着急救车前往救援。
  “赶到老人家中时,老人口角流涎,左侧肢体活动不力,处于浅昏迷状态,初步诊断为突发急性脑梗。”张锡刚说,病人年老体弱,还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诸多慢性病缠身,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引发许多合并症,必须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然后予以治疗。
  途经济宁市运河实验中学门口时,恰逢上班和上学早高峰,道路十分拥挤。由于车流量较大,等候交通信号灯的车辆排起长队,急救车被堵在排行车辆的后面。这时,在路口执勤的交警和排在前面的车辆驾驶员发现了急救车,并立即行动起来。
  在现场交警的指挥下,排在前面的私家车、公交车纷纷开动,为急救车让路。“有一位家长开车送孩子上学,车辆停靠在学校接送岗后,看见急救车都没来得及让孩子下车,就直接右转拐进了旁边小路,其他的司机也在尽可能地往两边挪车,为我们让出了一条通道。”傅文学说,多亏了交警和许多驾驶员的快速让行,仅用了几十秒钟时间,急救车就穿过排行的车流抵达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救援。
  “越来越多车主主动让道的意识增强了,所以急救车出行越来越顺畅,为抢救患者赢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傅文学告诉记者,平时出车过程中,路上很多车主听到急救车警报声就会让行,即使在距离很远的地方听到了,也会提前主动避让。每次看到车主们不约而同地主动让出一条“生命通道”的场景,他们既欣慰又感动。
  急救车驾驶员肩负多种身份,确保患者平安转运。
 □相关链接                         
行驶途中遇急救车应避让,确保生命通道畅通无阻
  从2018年2月起,由济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牵头,联合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济宁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共同发起的“文明从我做起·为急救车让行”蓝丝带行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急救车发生紧急情况时,我们会采取应急救援机制。当指挥中心接到患者求助后,会紧急调取车辆进行警车开道,确保患者送医途中道路畅通。”济宁市中交警大队太白中队中队长赵广国介绍,如果在路上看到急救车鸣笛行驶时,会提前在前方路口进行保障,在路途中用呼叫器提醒周围车辆进行避让,信号灯是红灯时提前把车道让出来,医院附近有警力时,提前将门口的移动门开启,保障急救车快速通行。
  “救护车辆在执行任务时,其他车辆应依法避让,留出道路让救护车辆优先通过。”赵广国称,主动避让应急车辆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共识,在法律上也有明文规定,对于不按规定避让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将处罚200元、记3分。此外,在为120急救车让行过程中出现的交通违法,根据具体情况可免受处罚。
  交警部门提醒,120急救车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遇有车辆影响通行,应持续鸣笛示意;与急救车并行车辆应立即减速、停车,确保急救车前方车辆可以向急救车旁侧靠边让行;急救车前方车辆应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靠边让行。
  本报记者 唐首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