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谋发展 砥砺前行创新优
——龙桑寺镇中心小学教育发展纪实
2018年1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龙桑寺镇中心小学
  学校老师入户家访
  学生们学山东快书
     龙桑寺镇中心小学位于县城的东北方向,随着均衡教育的达标,校园变得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学宗旨,确定了“把学校办成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适应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农村小学,成为有一定特色的学校”的办学目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孙霞

凝聚团队力量
不断挖掘教师潜能

  龙桑寺镇中心小学的教学楼是商河县乡镇学校的第一所楼房,所以初见时多了些许古朴与年代感。下课铃声一响,一群少年奔出教室,吵着闹着,让整座教学楼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的王玉珍似乎格外珍惜这样的日子,“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想想还真舍不得,看着自己的学生一茬茬成长,习惯了送他们离开校园,没想到这次换自己离开了。”王玉珍感慨道。
  铃声一响,王玉珍收起思绪,准备上课。上了三四十年的数学课,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教学。“我带你们去赶集买水果,苹果3块钱,橘子两块钱,老师只有30元,买多少橘子和苹果啊。”她刚说完,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来,争着回答问题。王玉珍随后打开多媒体教学,王玉珍和学生们新的一课开始了。
  “王老师临近退休,但你看她上课都很有激情和感染力,干了一辈子教育,经验丰富,这些老教师都是学校的财富。”校长李永贵感慨道,近几年,学校教师队伍呈现了只减不增的状态,老教师比例超过40%,王玉珍、李兰庆、崔广俊、张立云等几位教师都临近退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李永贵安排年轻教师“取经”,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年轻教师学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年轻教师的活力,将全校教师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李永贵说道。
  “老师和学生一样,身上具有无限潜能,这在我们新来的支教教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李永贵谈道。本学期,学校申请了五位支教大学生,“他们都是在校学生,来到我们农村学校,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如今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用自己不同的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不一样的音体美课。”在他们的帮助下,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女子足球队,两位专业的体育老师尽心尽力地组织训练,使得她们在全县女子足球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名次,并且在本年度县运动会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学校还有一位聘用教师张华,利用课余时间义务给所带班级的后进生补课。感动之余只想说声‘感谢’,感谢所有老师的付出,我们这个大家庭,人人都在为了学校为了学生努力着。”李永贵校长说。
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不再“画地为牢”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课堂说到底还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教学不是‘画地为牢’,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转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教导主任孙霞谈道。
  据孙霞介绍,目前学校实行“导——学——研——练”四步教学法。通过导学案、小组合作等形式,实现教师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
  浩浩同学是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变化最大的孩子。上四年级时他由于体弱多病落下了不少课程,后来就开始厌学,老师也经常给他补课,他反而视为负担。直到五年级的一次小组合作,他的发言为该组争得了荣誉,他才变得渐渐活跃起来,重拾自信,家长也反映:“孩子放学回来就开始写作业,有时还翻看课外书,又画又裁剪的……”目前他在单元测试中成绩也是稳步上升。
  “我们的学生进步了,老师也得跟着进步才行。”孙霞笑着说道。为此,本学期学校已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班主任培训、名师课堂观摩等,学习归来再作总结分享。学校要求教师人人上“公开课”,每位教师要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困惑进行汇总积累,在教研时交流研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开动脑筋,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现场互动研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采访过程中,齐刷刷的快板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经过孙主任介绍,方知这是本校的“快板兴趣小组”。自去年以来,学校就聘任当地有名的山东快书高派传人翟尚田先生,义务为学生传授山东快书,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同时提高学生口才及语言素养。“我每周三都来,孩子们进步很大,希望孩子们早日学有所成,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同时彰显传统文化。”翟尚田说到。
共创家校合作
拉近学生家长的距离

  龙桑寺镇中心小学作为农村小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留守儿童多。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有限,多数家长不能尽到一定的监督、辅导职责,导致班级内的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为此,学校想尽办法,先是发挥家委会的作用,让家长们提高对孩子的关注意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家委会的“得力”成员也在逐步减少,家委会的作用逐渐减弱。
  “由于很多家长不在家,我们就建立了微信群,及时反馈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督促家长们的监督职责。可通过最近家访发现有部分微信成员竟然是学生本人,这就体现了目前的一种家庭教育现状。”李永贵说道。据了解,10月13日,学校进行了一次“集体大家访”,所有任课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家访,并要求主要任课教师在一学年内完成所有学生的家访。“现在都在谈仪式感,学校管理也得有仪式感,我们之所以‘兴师动众’举行集体家访,就是希望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的同时,引起家长的重视,共创家校合作。”李永贵表示。
  对于此次家访,学校教师贾文娟感受颇多。一方面,她发现不少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一些和爷爷奶奶在家的孩子,在学校是“乖宝宝”,回到家就是“小霸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一些作业甚至通过“百度”完成。“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了解,就会造成假象,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
  “我的孩子我知道,聪明但是懒惰,一盯不上就耍滑,老师都这么费心了我咋能不感激、不重视。我一定配合老师,让孩子长出息。”学生家长说道。家长们迫切的心情也让教师韩梅深受感动。“我回学校的时候都1点多了,每个学生家长都留我吃饭,和我反复咨询学生的情况。从聊天中,我也发现一些家长不是不重视,是不知道咋管,我也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通过此次交流,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交换了对孩子管理的意见,有助于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提升。”韩梅说道。
  挖掘教师潜能,深化教学改革,共创家校合作,龙桑寺镇中心小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将老师、学生、家长紧紧联系在一起。今年,学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目标,学校校长李永贵表示,根据商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关于创建“三类学校”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龙桑寺镇中心小学提出了创建“新优质学校”的活动目标,紧紧围绕“质量+特色”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参与新优质学校的创建。“通过创建活动,回归教育本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体差异发展,推进养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出具有现代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逐步办成老百姓认可的家门口好学校。”李永贵如是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