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老人有着不平凡的感动
10人获评“最美老有所为人物”称号
2017年11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10月31日讯(记者 李榕 通讯员 申宸) 她是拥有41年党龄的老党员,基层工作近五十年,退休后从事志愿服务十几年;他被称作“留守人员的好家长”,建设了“四点半学校”等关爱阵地;而81岁高龄的她服务敬老院33年,是老人们眼里的至亲……他们是我们身边普通又平凡的老人,却给了我们一份不平凡的感动。10月31日,记者从德州市老龄办了解到,2017年度德州市“最美老有所为人物”评选揭晓,崔世通等10名同志获德州市“最美老有所为人物”荣誉称号,曹清峻等12名同志获德州市“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提名奖荣誉称号。
  “我人都老了,过去的曲调也变了,会唱戏的人越来越少了,就想在老去时为土生土长的传统艺术形式做点事情。”65岁的杨润海是临邑县兴隆镇黄召村人,本来已到了在家享福的年纪,可是一生奔波忙碌的他不甘心就此“赋闲”。面对传统戏曲的现存状态,他想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一勾勾”戏曲的研究与传承做点事情。仅2017年,他组建的团队先后在县内临南、兴隆与孟寺等处演出40余场。对他而言,坚持善行已成为一种习惯、一份追求、一种乐趣。
  在此次公布的“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名单上,记者见到了不少“老熟人”的名字,崔世通就是其中一位。他所在的乐陵市西段乡西崔村有留守儿童68人,留守老人39人,留守妇女11人,是乐陵市关爱“三留守”人员试点村。为了全力呵护这些留守人员,他带领党支部建设了“四点半学校”、“幸福之家”关爱阵地;成立心理辅导室、谈心谈话室,“爱心妈妈”服务机构等,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现在没事了就去村里的四点半学校看看孩子,陪他们打打球;到留守老人家里转上一圈,哪怕能给他们解决一点难题也觉得值了。”崔世通说。
  据悉,经基层推荐、县市区审核筛选、事迹公告展示、市级评审考核等程序,最终确定10名德州市“最美老有所为人物”,12名德州市“最美老有所为人物”提名奖。其中,10名“最美老有所为人物”分别为:崔世通、陈文平、梁廷新、孙庆华、王琪璋、王清兰、邢玉荣、杨润海、尹继明、郑安香。
   人物特写 
郑安香>> 一位81岁老人的33年敬老情
  在齐河县安头乡敬老院,有一位81岁的老太太,她不是在这里颐养天年,而是为老人服务的。在这里,她既当副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郑娘娘”。
  每天早晨6点,郑安香都会准时开始一天的忙碌:打扫庭院卫生、挨个宿舍叫老人起床、给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帮老人收拾宿舍……这样重复而劳累的工作,她一干就是33年。
  说起自己与敬老院的不解之缘,郑安香打开了话匣子。
  几间破旧的草房、漏风的窗户……1984年,原任安头乡小王村妇女主任的郑安香因为认真负责,被调到新建的乡敬老院任副院长,刚上任看到这样的情景,她心里隐隐作痛,便把家里的全部积蓄共计3000元拿出来,新建了6间平房,为老人们建起一个温馨的“家”。由于当时乡财政困难,拨付给乡敬老院的资金只能满足老人们日常生活支出,于是郑安香带领几位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养鸡、养鸭等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自足,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路子。
  此后,敬老院迎来21位老人,其中患老年痴呆和偏瘫的就有10多人,由于敬老院人手少,且都是年轻同志,50岁的郑安香就主动把照顾不能自理老人的活揽过来。孙德彪老人因车祸导致瘫痪,到了敬老院后,郑安香每天帮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见他衣服单薄,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老人时常对别人说:“就是自己的儿女也未必有郑院长照顾得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郑安香已迎来了建院以来第七批老人,可她依然记得自己最初的承诺:“只要我还能干一天,我就要和老人们在一起,把敬老院办得更好,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舒适。”
孙庆华>> “事儿妈”志愿服务十几年
  太阳刚刚升起,一身黑衣、斜挎一只时髦挎包的孙庆华跨着大步,像小青年一样急匆匆地走进德城区青年路南头的布料市场,给“晚霞乐缝创意坊”买布料,这儿是她几乎每天都要来的地方。67岁的她精力旺盛,办事像刮风,说话像打机关枪,但心却细得像针尖。
  孙庆华是德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退休的一名老干部,退休前在社区工作了30年。闲适的退休生活几乎一天都没过,她的办公室就从街道直接搬到了社区志愿者的办公地点。现在的她是丰华社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丰华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
  最初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为社区居民跑跑腿,例行公事地照顾下老弱病残,用孙庆华自己的话说有点表面文章。不满足志愿者服务现状的孙庆华开始思考把志愿服务做得更深入、更有成效。2005年,在孙庆华带动下,云集了社区里各路缝纫“高手”的“晚霞乐缝创意坊”成立了,开始是免费为社区居民做些缝缝补补的活,之后又制作了大量的环保布袋免费发放,再后来,他们又开始自行设计、制作各种实用且美观的布艺制品,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在孙庆华的感召下,乐缝创意坊已发展了30多名志愿者,其中党员12名,最大的74岁,最小的53岁,累计为群众免费缝制被褥600多套、环保布袋近2万件。
  在熟识她的人眼里,孙庆华心细如发,社区里哪位老人有什么病、什么时候过生日、喜欢吃什么,她都知道,还时不时的上门看望,看看能不能帮上点什么忙。在孙庆华眼里,社区里的事都是大事,自己家的事有时就很难顾得上。  作为一位老党员,孙庆华在社区这块不大的区域内竖起了一面旗帜,志愿服务也成为丰华社区的精神符号,200多名党员群众陆陆续续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相继组成了霞光红党员干部志愿者服务队、朝阳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服务内容涵盖帮扶救助、普法维权、治安巡逻、低碳环保、红色宣传等。孙庆华说,她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社区才会越来越和谐。
         本报记者 李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